陈春花:论华为的创新

  • 首席数字官

  • 2019-07-08

  • 来源:

本文首发自陈春花教授官方微信公众号 “春暖花开”,经授权转载

导读:创新是客户导向的创新,而持续的创新能力是深深地根植于企业组织的系统能力、流程能力和分配制度之中的。华为高屋建瓴的战略系统能力、脚踏实地的操作流程能力以及以奋斗者为本的分配制度等管理实践为这一理论观点做了最好的诠释。

2015年底,南京大学的杨忠教授发来他和团队研究的成果,一本研讨华为创新的书,邀请我为此书写序。认真阅读的过程,让我极为感慨,该研究从探讨华为的创新哲学、文化和战略开篇,然后分析了华为创新的制度、结构和路径,最后探讨了华为在创新人才的选拔、培养和激励等方面的优秀管理实践。

我一方面赞赏杨忠教授所领导的研究团队所做的工作,另一方面,让我更清晰地理解华为的创新,最后确定用「为用户创造价值的创新才是真正意义的创新」作为序的标题,而这也是我所理解的华为的创新之所在。

在2006年出版的《中国管理10大解析》中,我曾提出,中国企业未来10年的短板在于系统战。今天华为的成功也不是局部的成功,而是系统的成功,因此要解读华为的成功也必须采纳系统的观点。

经过多年的教学研究和企业管理实践,我深深地体会到,系统能力的缺乏、流程能力不足和分配制度不良是制约中国企业发展的三个非常突出的问题。

但是我最近又在思考,这三个问题解决了的公司会是基业长青的公司吗?解决这三方面问题的根本目标是什么?究竟是什么支撑着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华为自己的实践给出了答案,那就是「创新」。

以客户需求为导向,能为用户创造价值的创新才是真正意义上的创新,因此,创新是客户导向的创新,而持续的创新能力是深深地根植于企业组织的系统能力、流程能力和分配制度之中的。华为高屋建瓴的战略系统能力、脚踏实地的操作流程能力以及以奋斗者为本的分配制度等管理实践为这一理论观点做了最好的诠释。

华为是一个富有创造力的企业,但是奇怪的是,华为却很少在公开场合宣称自己是一家创新型的公司,更多挂在华为人嘴边的是「生存」二字,这一点恰恰值得每个企业去思考。

对于企业而言,生存意识,或者危机意识是核心驱动要素,如果可以保有生存意识,可以让企业管理者能够基于顾客的视角去做出判断和选择,而只有真正与顾客在一起,企业的行为才会具有价值,同样包括创新的行为。

回归到开篇的观点:为用户创造价值的创新才是真正意义的创新。这是华为的创新,也应该是每一个企业的创新。

德鲁克先生告诫我们:
创新是否成功不在于它是否新颖、巧妙或具有科学内涵,而在于它是否能够赢得市场。

不具有创新市场的能力就会被远远地抛落在后面,这是人们的共识。但是问题的关键不在于是否理解,而是我们是否可以如华为般让创新可以在全新商业活动中运用,因此在判断是否具有创新能力的时候,我们需要看到的是用什么样的方式进入市场,是否真正为市场注入了新力量,是否为用户创造全新的价值。

三十二年前,这个世界没有华为;三十二年后,全世界都知道华为。为什么一个籍籍无名的小公司可以快速成长为全球通讯行业的领导者,毫无疑问,在竞争激烈到可以用「残酷」来形容的通讯行业,华为是成功的。伴随着一个个国际知名大企业的轰然倒塌,华为却一路披荆斩棘、高歌猛进,成为通讯行业一颗璀璨的明星。

尽管有人大声地质问「下一个倒下的,会不会是华为」,但是这其实只是华为在通向未来更为成功道路上的自我警醒。而自我警醒之下,华为从未停歇过创新的脚步,也从未把创新停留在理念层面,华为自始至终,就是让创新渗透在华为制度、结构和路径上;渗透在人才的选拔、培养和激励等管理实践中;渗透在产品、服务以及技术进化上。

华为的创新能够获得如此的成效,这其中的奥秘就和华为这种为用户创造价值的真实的创新息息相关。

  • 观点
  • IT/互联网
  • CIO
  • CDO
  • IT
  • 研发

推荐

我要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