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亿“养老机器人”市场融资不断:独家解析康复/护理/陪伴三大方向落地案例
-
5小时前
来源:mx814765531
今年以来,机器人养老相关话题热度持续升温。
两会期间,全国人大代表、科大讯飞董事长刘庆峰表示,陪伴型机器人可能在(未来)三年左右进入家庭,能对失能半失能老人进行护理的机器人有望在(未来)五年左右进入家庭。
事实上,目前已有一批养老机器人在养老院“上岗”。
来自中科源码的陪伴机器人“小丽”在成都温江太保家园养老社区,为老人提供语音交互、生活助手、紧急呼叫等服务;
上海某社区看护中心的护工穿戴上腰部外骨骼,轻松地将患脑瘫的老人抬上病床;
广东深圳部分养老院里有洗浴机器人、大小便护理机器人、辅助行走机器人等多款智能机器人;
……
养老机器人,正在加速照进现实。
根据前瞻产业研究院发布的《2024年中国养老机器人行业全景图谱》,2024年,中国养老机器人的市场规模约79亿元,未来五年将会以15%左右的复合增长率快速增长,预计到2029年将会达到159亿元。
前不久,国际电工委员会(IEC)正式发布由我国牵头制定的养老机器人国际标准,标志着养老机器人行业从探索期迈入规范化发展阶段。
养老机器人距离规模化应用还有多远?本篇文章,AgeClub梳理国内养老机器人的产品研发、应用落地、商业模式等现状,探讨养老机器人走进家庭的机遇与挑战。
PART 01
养老机器人加速
从概念走向现实
2025年央视春晚,身穿花棉袄,手持彩娟,跳着整齐划一秧歌舞的宇树H1人形机器人火爆全网,掀起全民讨论热潮。
动作流畅的机器人刷新了大众对机器人技术的认识,也唤起了对未来养老生活的期待。“已经在等机器人养老了”“要加油啊!我的老年生活就靠你们了!”“我希望机器人可以干更多家务,让父母子女能够有更多时间去彼此陪伴。”
过去一年,养老机器人频频出圈,不断刷新普通人对未来养老生活方式的想象。
2024年初,斯坦福Mobile ALOHA机器人可以处理多项日常家务,如浇花逗猫、炒菜做饭、擦地洗碗、折叠衣服,让我们看到智能通用机器人落地家庭消费场景的可能性。
腾讯小五辅助老人起身,图源腾讯Robotics X实验室
在国内, 腾讯Robotics X实验室居家服务机器人“小五”, 能够在真实人居环境中完成行走、搬运物体,帮助老人取快递、抱老人起床,解决养老场景实际痛点。
乐聚机器人推出了国内首款面向家庭场景的人形机器人 Kuavo(夸父) 。在2024中国家电及消费电子博览会(AWE)上,海尔机器人、乐聚机器人联合展出了夸父,展示了其跳跃、快走等控制性能,以及洗衣、浇花、插花、晾衣服等近期学习的手部操作成果。
不过,当前人型机器人尚处在发展初期,距离真正走入家庭场景仍有很长的路要走。业内普遍认为,打造一款人人都能用得起的人形服务机器人仍需5-10年。
当前,在养老场景应用的普遍是需要人类辅助操作且聚焦单项功能的机器人。 如,喂饭机器人照护失能老人进食,能够智能捕捉老人嘴部变化持续或停止喂食;便携洗浴机器人帮助卧床老人洗澡,无需将老人转移到浴室,可在床上完成擦澡、洗头。
在国内,护理员人才短缺、政策支持是驱动养老机器人发展的关键因素。
1. 养老照护需求爆发VS养老服务人才缺乏
根据国家统计局最新数据,我国60岁以上人口数量超3亿。央视新闻日前报道,全国失能半失能老人数量已超4500万。
养老照护需求急剧增长,然而养老服务行业面临“人才荒”。根据《2024养老护理员职业现状调查研究报告》,当前我国养老护理行业从业人员仅50万,人才缺口达550万,养老服务行业面临着供需错位的长期困境。
因而,传统养老模式正遭遇多重困境:养老服务人员短缺、服务精准度不足、资源错配严重等。新技术的突破性进展,为破解这些难题提供了全新路径。在人力短缺的背景下,养老机器人成为替代或补充方案。
2. 政策扶持,按下养老机器人发展的加速键
国家出台多项政策明确支持养老机器人发展,通过顶层设计引导 行业规范化。
AgeClub统计了最新的养老机器人部分政策,梳理发现:
一方面,政策大力支持养老机器人产品研发,重点关注智能护理机器人、外骨骼机器人等在养老服务场景的应用。
另一方面,上海、广州等城市均提出要探索将康复机器人等高端养老科技产品纳入租赁目录,探索租赁模式。
前不久,中国牵头制定的首个养老机器人国际标准(IEC 63310)正式发布,为各类养老机器人产品设计、测试和认证提供基准。该标准涵盖健康监测、紧急救护、数据管理等技术规范。养老机器人国际标准的发布,标志着行业从探索期迈入规范化发展阶段。
对于养老机器人的概念尚没有严格的界定,AgeClub根据机器人能够解决的老年人需求类型进行划分,将养老机器人主要分为护理机器人、康复机器人和陪伴机器人。
PART 02
康复机器人:
消费级产品走入家庭
康复机器人可以分为医疗训练和生活辅助两大类别,其中外骨骼机器人作为医疗训练领域的分支,按照适用躯体的部位可分为上肢机器人和下肢机器人,根据功能可分为“康复训练”和“辅助行走”两类。
今年初,外骨骼机器人亮相多地景区,帮助游客轻松爬山,让大众认识到了其强大的功能与便捷。
事实上,康复需求催生着巨大的消费潜力,资本也纷纷涌入康复机器人市场,在技术升级和资本加持的背景下,傅利叶智能、程天科技、迈步机器人等一批公司已初具规模。
AgeClub梳理了目前深耕这一市场的中国企业,试图探究康复机器人在我国老年康复领域的应用情况。
纵观国内市场,我们不难发现,我国已涌现出一批具有产品力、竞争力的康复机器人企业,集中在北京、上海、深圳等城市,资本市场方面多已完成融资。这些企业产品线丰富、品类多样,涵盖多个领域,能满足不同康复需求。
打磨产品力,是康复机器人企业当前发力的重点。如傅利叶集团旗下的傅利叶康复已构建出多元产品矩阵:
一个系统: 伽利略系统是人体运动量化研究与康复系统,模拟日常生活及工作中的典型环境,将社会生活场景与躯体功能串联,提供功能评估和训练。
两款产品: 下肢外骨骼机器人ExoMotus™ M4与三维上肢康复机器人ArmMotus™ EMU。
智能康复港: 以康复机器人为中心,设置多台功能互补、数据互联的康复机器人,覆盖神经、骨科、疼痛等多种康复治疗类型,满足不同康复需求。能够帮助医疗康养机构从零构建标准化康复服务能力。
此外,卓道医疗围绕核心产品搭建智能康复综合解决方案。通过丰富的产品矩阵,卓道医疗构建了卓道智慧方舟®,覆盖OT与上肢康复、PT与下肢康复、ST与认知康复场景。借助机器人辅助技术和智能交互技术,可以个性化、精准化地下达康复训练处方,训练中实时采集、分析并呈现训练数据获取训练结果。
目前,康复机器人主要面向医疗机构、康复中心、养老机构等专业机构。由于产品成本、用户认知度等,康复机器人在家庭个人康复使用和推广程度较低。
值得一提的是,消费级外骨骼机器人走入家庭的进程在加快。
如程天科技的智慧康养外骨骼助行器产品今年将陆续上市。据介绍,其消费级外骨骼助行器产品能够根据用户的行走习惯和身体状况进行自适应调整,提供个性化的辅助,提升老年人自主性和自信心。
图源:程天科技公众号
前不久,程天科技在电商平台上线消费级外骨骼助行器“易行EasyGo外骨骼助行器”,售价2500元。几百台产品在15秒内宣告售罄。
程天科技联合创始人张继宇,在接受潮新闻采访时表示,购买的消费者中有帮家中老人购买的中青年,也有体能下降但爱旅游的退休中老年人群。“预计5月底将‘上新’第二批外骨骼助行器。6月初,我们还将推出第一批消费级有源骨骼助行器。”
此外,杭州智元研究院也已开启外骨骼产品的个人预售。据介绍,预售的产品为踏山AsExo-TK1000髋部助行外骨骼,是融合AI步态预测与力矩自适应调节技术的轻量级有源助行装备,产品聚焦助老出行、户外辅助等多元场。
PART 03
护理机器人:
聚焦刚需,解决核心痛点
护理机器人以辅助老年人日常生活为目标,涉及生活照料、排泄洗浴、安全监护、健康管理等。
现阶段,国内深耕养老护理机器人的企业并不在多,但已经出现一些解决核心痛点的成熟产品。
创建于2019年的作为科技专注于失能老人的智能护理,围绕失能老人的大小便、洗澡、吃饭、上下床、走动、穿衣等六项关键护理需求,已推出多款智能护理设备与智慧护理平台的综合解决方案。
图源:作为科技
比如大小便智能护理机器人通过抽污、温水冲洗、暖风烘干、杀菌除臭四大功能实现失能人员全自动清洁大小便,解决失能老人日常护理中气味大、难清洁、易感染、很尴尬、护理难等痛点;
便捷式洗浴机采用水流控制技术,精准地调控水流。根据不同用户需求,以智能算法快速调节水温,其回吸污水无滴漏创新洗浴方式,能够深入肌肤进行深层清洁。
4月初,作为科技发布智能护理平台“智能助手”接入DeepSeek,为智能护理机器人及相关服务带来服务升级。
除了单一功能的护理机器人产品,也有企业研发集多种功能为一体的机器人。比如,江苏艾雨文承养老机器人公司推出了智能养老机器人“大头阿亮”,目前已更新到第四代产品。
图源:大头阿亮公众号
据介绍,“大头阿亮”智能养老机器针对家政服务、智能社交、家庭警戒和老人独居四大应用场景开发了十三项应用功能,能够对老人进行康养、安全、家政、社交、记事等生活事项进行辅助,也能够对老人居家养老提供全天候智能服务,监护老人健康安全。
目前,国内养老护理机器人尚处于市场初期,仍面临消费者认知不足、技术瓶颈等难题。但值得肯定的是,越来越多的企业看到护理机器人赛道的机会,正投身其中。
如国内医疗信息化龙头企业麦迪科技与傅利叶智能、中科行智合作,将打造在医疗看护、护理、陪伴等应用场景的智能康养服务型机器人。
达闼机器人与厦门松霖机器人达成合作,将共同研发一款配备“灵巧手”的洗护康养人形机器人。
欧圣电气旗下伊利诺,深耕卧床病人二便护理领域,其核心产品ICARE-BOT®二便智能护理机器人目前已取得中国、日本、美国、欧盟等认证,开始批量化生产销售。
PART 04
陪伴机器人:
兼具情感与功能
老年陪伴机器人是指提供各类情感陪伴、家庭健康和养老服务的智能机器人,如情感陪护、家庭安防监控、心理慰藉机器人、慢病管理等。(推荐阅读:银发科技新蓝海:老年陪伴机器人千亿市场突围,破解独居老人情感孤独刚需)
许多老年人退休后缺乏社交,被孤独感困扰,甚至影响心理健康。随着老龄化趋势加深,老年人的陪伴需求被看见,陪伴机器人赛道日益火热。
AgeClub发现,国内企业推出的智能陪伴机器人产品主要可以分为两类:
一类是聚焦家庭场景,功能上兼具儿童、年轻人以及老人等全龄人群需求。 如:
? 大象机器人推出的仿生陪伴机器人,包括以熊猫、长毛猫、狗等真实动物为原型设计的metaPanda AI、metaCat AI、metaDog AI。目前,其产品以出海为主,海外销售占比达70%,个人用户与养老机构均有下单。
图源“ropet萌友”公众号
? “萌友智能”推出的首款人工智能机器宠物Ropet,能够基于视觉、声音传感器和AI技术,赋予毛绒外表的机器人识别人类动作、情绪,长期学习并作出反应的能力。在2025CES展会现场,Ropet基础款早鸟价189美元,受到热烈欢迎。
? 玄源科技X-ORIGIN-AI专注于消费级AI机器人产品研发,围绕儿童、成人到老年阶段的全生命周期需求,构建以个性化AI模型为驱动的智能伴侣。4月初,玄源科技完成近亿元Pre-A轮融资。
另一类是主要面向老年人群的陪伴产品, 如:优必选推出的优颐然陪伴机器人、中科源码的长者陪伴机器人,森丽康科技推出的长者陪伴机器人“小丽”,这些机器人通常具有陪伴、守护、陪玩、社交等多种功能。
智能陪伴机器人产品应该主要具备情感属性与功能属性两种要素,通过互动、触感等方式给予老人情感反馈,同时具备监测、呼救等基础功能。
现阶段,前文提到的大象机器人、萌友智能、玄源科技均瞄准用户心智更为成熟的海外市场。我们相信,随着消费意识的变化,国内居家场景的消费级陪伴机器人未来可期。
结语
事实上,作为银发经济的重点领域,养老机器人赛道正吸引越来越多大企业的目光。
海尔智家旗下海尔兄弟机器人科技与星动纪元合作,双方将携手打造服务机器人及AI应用场景、智慧家庭机器人等标准化方案;Vivo成立机器人LAB(实验室),将聚焦个人和家庭场景的机器人产品开发。
然而,当前养老机器人普遍面临着技术、成本、用户心智等方面的难题。养老机器人不能只做养老院的“面子工程”,从实验室到养老服务应用场景,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为了加速产品在养老服务场景的落地,不少养老机器人相关企业选择与康复机构、养老社区、社区等合作。
如麦迪科技与台州市康复医院合作,推动智能康养机器人在养老及康复医疗领域的应用。据了解,医院将提供真实的康复养老场景,并配备专业的康复治疗团队,为人形机器人的学习和训练提供数据支撑与临床反馈。
优必选与居然智家合作,将智能机器人融入家居产业及家庭场景。居然智家将积极推动优必选智能养老机器人在家庭服务环境及相关养老服务场景的应用;傅利叶智能与上海国际康复中心合作,探索人形机器人在康复领域的实践。
另外,受限于高成本,目前市面上各类养老机器人普遍价格较高,从几千元到数万元不等。对于普通家庭来说,养老机器人的高昂价格是一笔不小的开支。现阶段,产品购买者以B端企业或机构为主。
探索发展养老机器人租赁模式,或可缓解机器人价格高,接受度低的问题。 傲鲨智能市场总监张华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他们对未来产品的定位是“养老辅具”,能以小家电的形式走向市场、直接面向消费者。傲鲨正在探索利用社区公共空间“共享租赁投放”,老人在小区里看到共享橱柜,可以自行选择付费使用。
随着政策持续加码和技术迭代,养老机器人将从工具辅助向“人力+智能”全面协同服务演进。
参考资料:
1. 未来已来?杭州一公司外骨骼机器人上线“秒空”,走进家庭时间表加快;潮新闻
2. 深度:一文看懂养老机器人的前世、今生和未来;AgeClub
3. 银发科技新蓝海:老年陪伴机器人千亿市场突围,破解独居老人情感孤独刚需;AgeCapital
4. 上海“机器人养老”调查;解放日报
- 新闻
- CEO
- CTO
- CMO
- VP
- 互联网
推荐
我要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