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转型的爱恨情仇

  • 孙惠民

  • 2014-11-22

  • 来源:

15.jpg

近日,中国最热的事件,非浙江乌镇的全球互联网大会莫属。不仅习大大致辞,国内外也群贤毕至,尤其是当今中国炙手可热的互联网大佬级的人物一个不拉地出席了会议,会议的高潮迭起,尤其是阿里巴巴的马云、小米的雷军、京东的刘强东等十几个人亲自参加的拌嘴节目(刘芳菲主持的论坛),更是引起了全国网民的关注,风头盖过了习大大在国外出访的新闻关注度。

乌镇的互联网大会已经曲终人散,但是互联网掀起的巨浪,就如同电影《星际穿越》的机组人员到达的第一个星外星球的巨浪一样,已经是一波接着一波,呼啸而来,所到之处,摧枯拉朽,凡是对着干的,结果只有一个——粉身碎骨,难以超生!

一向颇为低调的百度掌门人李彦宏,在前不久结束的百度联盟峰会上表示:“中国的互联网正在加速地淘汰中国的传统产业,这是一个很可怕的趋势。”因此,在这场科技推动的社会大潮中,中国的传统企业已经被逼到了悬崖边,要不变革,拥抱互联网,通过凤凰涅槃而重生,要不依旧我行我素,那结果只有一个,等死!

狄更斯在《双城记》中写到:这是一个最好的时代,也是一个最坏的时代;人们正踏上天堂之路,人们也正走向地狱之门。他似乎是在描绘我们今天的世界:人类正在从持续了千百年的实体物理社会向刚刚新兴的虚拟数字社会延伸,商业也随之进入了一个虚实交错的世界。商业社会正在以跨越式的进化方式,改变我们曾熟悉的一切。

这种跨越式地进化方式,本质就是降维打击,即高维度商业模式对低维度商业模式的毁灭式打击,来自于互联网的攻击通常很难抵挡,牵涉的不是市场份额高低问题,而是生死存亡问题。今天的传统企业,就面临着这样一个被基于互联网的高维文明冲击的巨大危机。面对这样的危机,中国多数企业的尴尬在于,工业经济时代的内功还未练好或还未来得及练,就得提起未来及系上的腰带,顾不上擦屁股,仓促上阵,和来自高纬度文明的互联网对手进行血拼了。

我所在的行业是传统行业,所在的企业又是航空母舰似的国企,看着每天微信中各种关于互联网的帖子如山而至,看着新能源的各种概念炒地漫天飞舞,看着准备跨界过来打劫的各路好汉摩拳擦掌,也不禁焦虑起来,在新旧之间,在保守与颠覆之间,传统的国企,特别是体量巨大的国企,在互联网的转型道路上,该怎么办?

人类社会存在至今,每一次重大的社会变革,都有其基于理论层面的思考,以及行动路线图的规划。现在如此,将来也一定如此。

要想破解传统企业,尤其是国企的互联网转型的哥德巴赫猜想,我认为必须得“想我所做——重构管理理论”和“做我所想——重构管理模式”,知行合一,方可逢山开道遇水搭桥,达到光明的彼岸。

所谓“想我所做”,即是“知”:重构管理理论。

重构管理理论要抓住三个关键点,即人性、企业观和价值链。

人性。工业经济时代,人性强调的是我和它,这是典型的主客体二元对立的划分,我和它两者是对手关系,我是主,你是仆和工具。同时,在人性假设上,定位为经济人,认为经济刺激可以一劳永逸地解决劳动积极性的问题。在互联网时代,人性强调的是我和你,P2P,伙伴对伙伴,彼此讲究平等认同,而不是差等分级,这是典型的去中心化思想和打到权威的意识。同时,在人性假设上,定位为文化人,因为文化所涉及的是价值体系,包括我是谁,我从哪里来,我要到哪里去,文化也涉及到价值认同,唯有志同道合者,才会彼此认同,他们在人格上是相似的。

企业观。工业经济时代,企业观强调的是交易者、主导者和内部化。交易者的定位是买卖关系,价值是通过价差来实现的,这是上下位的递延关系,连接松散;主导者的定位是权威和中心,我造什么,客户你只能买什么,在这种定位下,机械化生产和流水线生产出来的都是标品,没有个性这一说。内部化的定位是企业是有围墙的,不会也不屑和外部进行信息交互,内部自娱自乐,闭门造车。在互联网时代,企业的定位是整合者、参与者和外部化。整合者的定位是协作关系,我给你打只兔子,你帮我缝件衣服,彼此通过差异化分工互补来实现共同的价值,这是凹凸型的平行关系,你中有我,我中有你,连接紧密。参与者的定位是去中心化、去中介化,无边界,无权威,无领导,产品在购买之前,已经加入了用户的意见,企业圈的是人头,而不是圈地,形成的是粉丝经济和生态圈,而不是养着看家护院的狼狗。外部化的定位是推到围墙,用户可能是集设计、供应、采购、生产、营销与消费于一体者,既是企业的员工,又是企业的客户,我就是你,你也是我,不分彼此。

价值链。工业经济时代,价值链强调的是线性化和命令链。线性化是一种传递关系的价值链条,是一维的,单向度的,价值来源单一,企业靠的是信息不对等来赚取暴利。命令链强调的是自上而下的价值恩赐关系,下位者获取的价值,是靠上位者给与的,下位者永远处于被动关系。互联网时代,价值链强调的是网络化和自组织。网络化是一种交叉关系的价值链条,是二维的,平面和多向度的,价值来源丰富,企业靠的是彼此相互依存来获取利润。自组织强调的是共和制,企业内部以社群为单位,在社群内,每个人根据自己的角色,来行使自己的职责和权力,自主度相当大,他们都是公司朝着既定目标前进道路上的助推器和传感器,没有向上爬的必要和欲望,有的只是自我目标和价值的实现,他们自我管理、自我调节,人人都有使命感,他们每个人都是别人的协作对象,而不是竞争对手,只有大家好,才能自己好。

工业时代和互联网时代之所以在管理理论上有如此巨大的差异,根本原因是由于互联网的物理属性决定的,即数据传输、资源共享和分散处理,同时也是由于由此产生的互联网思维(快速、合作和开放)决定的。互联网带来的是人类连接方式的改变,而这一改变,其所蕴含的能量,远非工业经济时代可比!

所谓“做我所想”,即是“行”:重构管理模式。

在管理模式的重构上,互联网时代的企业需追求的不再是进行单向的战略规划,而是共生的战略演化;不再是组织结构、功能与职责的明确、固定,而是合作秩序的灵活、动态与网络化;不再是“视人为物”,而是“以人为本”,尊重人,聚合人…… 具体来说,要从文化、战略、组织、流程和绩效五大方面,来进行推倒重建。

文化。工业经济时代,领导者基于自身经验、对企业的了解和对未来的设想,提出文化理念,或者请专家顾问梳理并提炼出核心价值观。在这个基础制定文化手册、行为手册,不断地宣传、培训、考试,期望员工的言行符合文化要求。互联网时代,由于员工会形成丰富的知识和独立的价值主张,一旦他们质疑企业的权威、说教、宣贯、虚假等行为,就会转向与自己价值相符的企业。企业的权威、理念和价值主张越来越被质疑和挑战,单一价值的风险也越来越高。同时,由于价值链的重构,众多研发者、生产者、消费者的角色是模糊的、价值是多元的,根本无法灌输单一的价值观,进行统一控制。互联网时代的未来文化的趋势,是从改造信念到聚合信仰,要建立统一的人格生态圈,而且这个生态圈是基于共同的价值理念和行为规范,以及由此形成信任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价值理念体系。

战略。工业经济时代,最高管理者通过深谋远虑,亲自参与,或者是首先借助一系列工具,比如SWOT、五力模型等, 制定并形成战略,然后,再通过分解战略,形成业务、部门等子战略,最后是转化战略,即形成一套目标体系、预算体系、行动体系。互联网时代,战略要从单向规划转型为共生演化。员工、客户、合作伙伴等相关方都可能具有制定战略所需要的信息和知识,都有必要参与战略的制定,呼唤炮弹的是班长和士兵。强调的重点以前是产品,现在是用户,从产品设计到体验和品牌传播等全过程,都需要开放给用户参与。企业以能够合作的全球资源为企业战略边界,必须快速对客户需求变化作出及时反应。

组织。工业经济时代,企业通过明确战略,然后基于战略确定管控模式、设计组织结构、明确部门定位和功能、明确岗位责任和说明书、制定流程和制度等。互联网时代,组织要由固定结构转型为扩展秩序。由于企业的价值链分散到了外部,企业的边界模糊了,相关者的角色也模糊了。这时可能众多的消费者也是生产者,过去一切固定的角色、关系、流程、标准、制度、惯例都可能被质疑。转型后,组织结构将由等级化演变为扁平化,将由链条化演变为网络化、将由固定化演变为动态化;人与人间关系将由命令关系演变为合作关系、将由流程、制度的线性化、固定化演变为并行化、临时化;部门与个人的工作将由命令化演变为自主化;组织的边界将由固定化演变为模糊化……整体而言,组织的演化方向是从“死结构”到“活秩序”。

流程。工业经济时代,一个事项需要很多部门来协作完成,但结果往往是牵头部门焦头烂额,协助部门能推就推、能躲就躲。然后,不止一次回到部门分工如何更明确的套路上来。然而,越是业务复杂、客户多元的组织,其协作性要求越高,也越难将边界说清楚,从而陷入恶性循环。互联网时代,流程要由内部闭环转型为外部参与合作。每个工作流都指向客户(内部客户或者外部客户),所有的活动和任务都是一个工作流。部门在流程与客户价值中掉了链子,马上就被聚焦在聚光灯下接受拷问。同时,业务流程能开放给客户和合作伙伴,使他们有机会参与到其中以最终满足客户的需求,体现出快速、合作和开放的特点。参与并不是简单地建设一些社区或论坛,而需要企业的整个价值链中的各项活动都能适应这种新的模式。建立了这样的流程的企业其实就成为一个平台型企业了,在这个平台上通过与客户、供应商等各方的互动、协商、合作和整合来满足客户的需求。

绩效。工业经济时代,领导是权力者,他下达命令,员工负责执行,做得好即可得到奖励和晋升;领导是权威者,员工相信、依赖于领导;领导是魅力者,能够获得员工的自愿跟从;领导者是梦想者,帮助员工看到前景和希望;领导是道德者,起到教化员工的作用。互联网时代,绩效要由管控转型为平等。伴随着去权威化、价值的多元化、知识的丰富化和内外部角色的模糊化,领导力将被请下神坛,人们将自动自发地进行聚合,即绩效的重构方向是:从KPI到KPI化去。

结束语

人类关系中最难的就是合作,而合作最难的就是和谐的人际关系,而人际关系中就难的就是设身处地站在他人立场思考,只有从一颗善心出发,做到我为人人,就一定会实现人人为我。这是互联网时代人类所有活动得到支持的起点,当然也是商业活动得到发展的唯一基础。在互联网时代,先进的必定干掉落后的,善良的一定干掉邪恶的,生态的必定打败掠夺的。

从工业时代逃逸到互联网时代,不是一件容易的事。现在所有企业所做的唯有一件事才是正道,就是把所有的文化、管理、价值观,愿景融于一体:作出让用户尖叫的产品。唯有此,我们才可以方死方生!

传统企业转型面临的最大问题,其实就是拥有的既得利益和优势难以被自己抛弃和打破。反清复明式的变革不叫转型,利用互联网保护原有的商业模式一定会失败。没有成功的企业,只有适应时代的企业,百年老店就是通过自杀重生的……


文章转载自微信公众号「真如 陈庆

  • 观点
  • IT/互联网
  • CIO
  • CDO
  • IT

推荐

我要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