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汽通用做“新零售”!是野心勃勃,还是绝地求生?

  • 首席数字官

  • 2018-06-08

  • 来源:

造车、卖车、修车、二手车……凡是与车相关的业务他都要涉猎,上汽通用“车工坊”品牌发布会近期博得众多眼球。

一个汽车行业的“便利店”,掀起了人们对车企数字化转型的关注,而这只是上汽通用数字化转型的一个方面,面对转型这场大考,他还交上了哪些答卷?

文丨徐达

近日,国务院下发降低汽车整车及零部件进口关税的公告,国外车企纷纷宣布降价,这将进一步推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促进汽车产业转型升级。汽车产业竞争更加激烈,传统的产品利润率下降,为了维持利润空间,车企也在进行转型,延伸服务产业链。

随着消费升级,消费者对于汽车的要求也不再局限于出行,消费需求的多样化,数字化浪潮等因素的影响,推动车企打造汽车出行场景下的产业生态,进行数字化转型。

▌汽修“好邻居”,传说中的“汽车新零售”

5月25日,上汽通用汽车旗下连锁汽车服务品牌——“车工坊”正式对外发布。除了核心的快修、快保业务以外,车工坊同时还具备新车销售、二手车交易、金融、保险等业务模块,并拥有三种类型的门店布局:


A类店(全功能):包含综合维修业务及新车销售功能;

B类店(综合维修):包含钣金、喷漆、保养、维修等服务项目;

C类店(社区):社区快修快保店,更加贴近用户。

通过线上线下联动和灵活的社区化网点分布,车工坊更加贴近用户生活,让消费者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便捷的汽车快修保养服务,真正成为他们的“好邻居”。

可能你会问,不是有4S店、汽修店吗,为何还要“车工坊”呢?其实这个问题就类似于有商超、夫妻店,为何还有那么多企业做便利店。4S店太远,而且价格贵,路边汽修店不放心、配件鱼龙混杂、技师不专业、维修价格不透明……等等。便利店式的“车工坊”可以取4S店之所长,避路边店之所短,体现了消费升级时代以用户为核心的理念。

除了业务模块、门店布局上的创新,车工坊还在跨界合作、异业联盟方面积极探索与实践,目前已与10家品牌结成友邻联盟,涵盖了车主的出行服务、生活服务及便民服务等多个方面,为车主打造多场景、全生命周期的创新服务体验。比如在品牌发布日的活动中,结合自身特色制定出友邻市集、匠心体验营、嗨FAN乐园三大场景化体验等。

“车工坊”不仅能带来业绩收入,还能收集用户数据。一方面,通过汲取汽车后市场中的海量数据,将外部数据与企业内部运营数据联系起来,在分析中得到的新的洞察,提升运营效率。另一方面,通过大数据分析将帮助上汽通用更好了解消费者对产品的需求和喜好,最终使消费者获得更好的产品和服务。

▌智能物流,支撑“服务供应链”

如果说上汽通用“车工坊”的落脚点是在消费者,在前端,是数字经济下企业由提供产品向提供服务转型的产物,那他的成功少不了上汽通用体系的支持,这其中就包括物流。

上汽通用智能物流的发展主线围绕模块化、自动化、数字化、网联化、智能化这五个方向展开,数字化的实现被视为智能化改造的基础。2015年,上汽通用制定了供应链与物流数字化发展规划,在物流全过程中对传统业务流程进行全局数字化改造。

为实现供应链上下游高效衔接,上汽通用从两个方面入手,推进传统业务流各环节的数字化改造:一是疏通业务链,二是打通信息流。采用企业架构方法,对业务架构、应用架构、数据架构等内容进行全局性规划,确保各数字化信息系统符合部门战略和业务、技术发展要求;同时,在IT架构设计中采用了数据模块化设计,保证相关系统改动时只需改动特定模块即可。

而这么做的好处是,能快速的响应前端的需求,通过对区域车辆使用特点,车辆常见故障,以及车型分布等数据的收集分析,提升配件产业链的交易效率,改善车工坊各个门店的零配件库存效率,避免出现零配件积压或者供应不足的现象,使资金周转效率得到最大程度的提升。

 

除了直接支撑前端服务,上汽通用的智能物流还能通过提升生产效率提升服务水平。比如数字化排产技术,将传统的手工排产转变为数字化排产,可以大幅缩短排产所需时间,快速响应生产需求变化。另外,室内定位技术、智能调度技术等,实现了人、机、料数字化跟踪分析,智能化调度,极大地提高物流运转效率。

▌智能制造,打造“服务生产线”

再好的产品如果不被消费者认可就不是好产品,只有把消费数据转化为生产的依据,指导生产,才能提供消费者满意的产品服务。车工坊的门店资源为线上的数据以及基于数据的供应链、生产提供支撑,而只有供应链、生产等基本能力形成之后,车工坊才能为消费者带来更好的体验。

用数据驱动生产,针对市场上对智能网联汽车、新能源汽车需求的爆发,完善该类型汽车生产线,推出以“云服务”为中心的车联网生态,比如在线广播、云音乐、云端导航、语音识别等。另外,其最新研发的全新一代Ecotec双喷射涡轮增压发动机,是针对市场上消费者对动力输出、节油环保、静音性、可靠性、耐久性以及低使用维护成本等需求,旨在为消费者带来更好的体验。发动机制造的过程注重每一个环节的大数据收集,以便快速有效预测设备运行中的风险以及产品质量风险。

 

另一方面,以生产提升服务。据了解,这款发动机生产线上采用的智能视觉系统覆盖50%以上的防错设备,再加上先进的远程诊断和设备状态智能监控系统,不仅使设备状态一目了然,还能通过大数据分析有效预测设备运行风险以及产品质量风险。

最后是智能化机器人的运用,实现复杂装配的自动化,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在杨青峰著的《智慧的维度——工业4.0》一书中提到,未来的制造将由大规模工厂生产转变为大规模个性化定制,智能制造的发展大大提高了对需求的响应速度,提升企业满足消费者个性化需求的能力。

目前来看,“车工坊”可能是企业接近终端消费者的一种形式,但未来还会出现更多的形式,而供应链、生产等环节是更好的服务消费者的幕后能力,三者的数字化最终将更好的服务于终端消费者。

  • 案例
  • 制造
  • 汽车
  • CEO
  • CIO
  • CDO
  • 生产制造
  • 大数据

推荐

我要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