圆桌论坛丨大健康产业转型方式及成效探讨

  • 首席数字官

  • 2018-04-17

  • 来源:

在数字经济趋势下,消费升级,人们对产品,尤其是大健康类产品的要求越来越高。绿色无公害,食品安全也越来越被人们重视。这种情况下,大健康产业的企业如何适应市场需求,进行数字化转型成为未来制胜的关键。

在“探营数字化创新—贵州茅台”活动上,来自海大集团(一家主要从事水产、畜禽饲料,苗种,动物保健产品,规模养殖和健康食品研发生产的高科技上市集团)、武汉爱民制药(一家集研发、生产、销售于一体的高新技术企业)、祈福集团(一家综合应用中医、西医、自然医学的大型现代化中西医结合医院)、海南农垦(海南省政府直属国有独资企业)等企业的CIO和IT负责人共同探讨了大健康产业的数字化转型实践。小锦根据演讲内容进行编辑整理,未经演讲嘉宾审阅。

编辑丨小锦

圆桌论坛丨大健康产业转型方式及成效探讨

从左往右依次为:史凯、何雪峰、胡水平、柳骏、孙甄

主持人:

史凯 ThoughtWorks数据&人工智能业务负责人

嘉宾:

广东祈福集团CIO 何雪峰

广东海大集团流程与信息中心总监 胡水平

武汉爱民制药股份有限公司总工程师 柳骏

海南农垦投资控股集团信息中心副主任 孙甄

史凯:各位有医疗制药的、也有养殖、种植的,总之都和健康有关。大健康产业作为朝阳产业,在转型升级的过程中,战略是怎么制定的?数字化转型带来哪些帮助?

孙甄:农业企业是比较传统的,但是我们集团领导对数字化转型很重视,2017年把它上升到信息化战略,作为公司整体战略的一个组成部分。但是现在还处于初级阶段,也就是数据采集阶段,而集团领导的期望是用数字化驱动产业升级。

目前,受市场影响,公司的天然橡胶业务一直处于亏损状态,所以集团领导也希望通过信息化和数字化手段,扭转困境。

圆桌论坛丨大健康产业转型方式及成效探讨

柳骏:现在,国内药厂同质化竞争激烈,药品缺乏质量等级标准,要想给药品设定一个评价标准,需要解决两个问题:第一个是药效物质的数字化,一颗药里含有多少有效成分,主料和辅料分别占多少比例;第二个是生产过程的数字化。把这两个问题解决了,就可以解决什么是好药,如何实现优质优价,避免同质化竞争的问题。

胡水平:作为养殖企业,被问的比较多的问题就是饲养的鸡猪鸭鱼虾等等到底安不安全。一方面,国家食品安全部门的监督,我们的食品越来越安全是趋势,;另一方面,海大目前是水产饲料和苗种市场的全球第一,饲料市场的全国三强,所以在内部质量安全监管上,希望通过信息化、数字化的手段,把营养指标、细菌成分等量化出来。让每一个养殖的过程可以追溯到用药、投喂、屠宰等过程,做到过程和结果的统一管理。

对于信息化,饲料企业是一个低毛利,竞争白热化的行业。我们集团的定位是希望把信息化和数据化作为集团跟同行竞争的一个核心竞争力。

何雪峰:我们集团的信息化开始于2006年,集团领导让我兼管我们医疗板块的信息化,可以坦率的说,做医院信息化就如同进入刑场,因为医生的思维模式跟搞IT的完全不一样,他们是一种循证思维,看问题永远不会看你已经解决的。但是领导对医疗板块的信息化很重视,以至于每月要四次单独跟老板沟通医院的数字化、智能化问题。

医疗行业和教育行业是全产业包括AI关注的最重要的一个行业。集团信息中心下面有个软件公司,是专门做医院信息化的,所以面临的竞争非常激烈。医疗行业供应商众多,需要精细化管理,通过人工智能,患者精细化随访,医生多点执业平台等方式给患者提供一个安全优质的就诊环境。

史凯:目前公司正在做哪些工作来实现转型,遇到哪些困难?

何雪峰:具体一点比如说人工智能,作为国内第一家把IBM的沃森医生商业化落地的医院,目前正与腾讯的人工智能辅助诊疗、平安集团的智能复诊等进行合作。

大数据方面,集团信息中心去年成立了一个数据分析团队,希望让院长、科室主任到各层管理者之间,能够及时看到经营成本、收入等方面的数据。

第三方面是关于区块链,目前正在探索阶段,比如医生多点执业,对于其诊金、技术、就诊环境等方面,就有区块链应用场景。

圆桌论坛丨大健康产业转型方式及成效探讨

胡水平:我们目前还处于跑着往前赶的局面,但是在某些板块做的比较靠前。比如说养殖,今年规划的是100万头猪采用现代化、智能化的养殖模式。另外在大数据、物联网方面,在水产养殖、畜禽养殖中,引进先进设备进行饲养,通过数据采集,包括天然气、温度、湿度等,自动化、便捷化、精确化的进行生产。

在供应链和产业链上,先做供应链协同和产业链协同,把供应商、客户延伸到养殖户,形成一个闭环的协同。

柳骏:对制药行业来说,药品质量管控是个难题。我们在2013年投资5600万新建了一个无菌冻干粉针剂车间,把整个生产过程的全样本做了一个连续的实时数据采集。2016年又投资3350万,建立一个数字化提取车间,这样就形成了从原料到制剂的全程数字化质量管控体系。

另外一个难题是生产过程的关键工艺参数控制,这就需要通过工业大数据、云计算建立数学模型,使得每批次药品的质量达到均衡一致。

孙甄:我们的信息化起步比较晚,是缺点也是优点。从去年开始,我们首先是做全程的监控,利用GAP(良好农业示范)进行监控,包括无人机和传感器等方式,由点向面铺开,形成一个后端的一个大数据体系。

在前端,尝试C2F(C:消费者;F:工厂)的模式,由消费者到农场进行个性化定制生产。客户直接可以通过我们的平台看到生产状况,拿到最安心的食品。

另外,未来在割胶方面,我们很可能会采用机器人割胶的方式。

史凯:大数据对全价值链过程的数据采集、分析、优化、预测,人工智能、区块链、物联网等技术的应用,让我们看到了一个崭新的大健康产业。

有人说,互联网公司天生就有变革的基因,因此在数字化转型的道路上走得更远,跑得更快,但是今天我们看到了传统种植养殖业、医疗医药产业的数字化转型实践,发现在数字化转型的道路上虽然不是人人平等,起点或有不同,但只要下定决心,排除阻力,就一定可以抢占未来的制高点。

  • 案例
  • 观点
  • 批发零售
  • 食品饮料
  • CEO
  • CTO
  • CIO
  • 战略
  • 运营
  • 销售

推荐

    我要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