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国企成 7 月大模型应用落地主战场,科大讯飞、百度持续领跑
-
2024-08-15
来源:极客公园
2024 年被视为是大模型应用落地元年,无论各家如何宣传自身领先,最终都要接受市场的检验,各家国产大模型也在纷纷竞速商业化落地进程。近日,有媒体统计的《中国大模型中标项目检测报告(2024 年 7 月)》披露,今年 7 月大模型相关中标项目数量首次突破三位数,创下了历史新高,教科、央国企等领域的项目持续且快速增长,B 端市场成为了大模型商业化落地的核心区。

数据来源:《2024 年 1-7 月中国大模型中标项目监测报告》
根据数据显示,7 月份公开渠道统计到大模型中标项目共计 112 个,科大讯飞、百度、智谱 AI 的中标数量遥遥领先,尤其是科大讯飞呈现稳步递增的向上态势。而在大模型项目类型中,应用类采购金额以 54.5% 的占比,成为了 B 端市场的主力需求,充分证明了「应用为王」的行业现状。再细分到行业,教科领域采购金额占比高达 17.7%、央国企领域采购金额占比高达 11.2%,这不仅成为了大模型发力 B 端的风向标,更意味着以央国企为代表的行业头部企业深度参与大模型落地,积极拥抱「人工智能+「,加速了大模型在垂直领域的应用创新。
上半年收官复盘 讯飞星火成为头部央国企首选
回溯上半年的国产大模型中标情况不难发现,素有「AI 国家队」之称的科大讯飞表现亮眼,并在央国企客群持续发力。在今年上半年超 230 个大模型项目中,科大讯飞与中国电信、智谱位列大模型订单前三甲。值得一提的是,其中中国电信中标的 16 个大模型相关的项目,有 9 个都属于「本集团体系内的项目」,如扣除内部中标项目从外部获得订单数量来看,科大讯飞成为上半年大模型中标数最多的玩家,14 家采购项目中的 11 家来源于央国企,以央国企为代表的行业客户是讯飞星火的最大客群。

中国移动、国能集团、中国石油等一众明星「国家队」经过市场对比后最终选择讯飞星火,合作项目落地于大模型赋能研发、运营支撑、智能编码、评审大模型等刚需场景。例如,科大讯飞中标了中国移动旗下三家分公司的大模型相关项目,包括应用系统大模型运营赋能研发项目、个人欠费 AI 催缴运营支撑项目和客服运营工具应用研发;国能集团旗下子公司采购了科大讯飞的智能编码辅助工具,据了解,基于科大讯飞代码大模型为底座的智能编程工具 iFlyCode 可以帮助开发人员辅助代码生成、代码审核等工作,覆盖研发流程中编码的大部分场景,目前已落地于能源、金融、家电等领域超百家企业。

数据来源:《2024 年上半年科大讯飞中标项目》
上半年招标项目显示,讯飞星火大模型落地领域和行业正在进一步拓宽,应用类项目占比持续走高 。 采购名单中还出现了中煤、华能、国能、华润等行业头部央国企,甚至不乏中国地质图书馆这样的公益一类事业单位,以及中国司法大数据研究院这样的国有研究机构,侧面印证了在大模型落地步伐较快的央国企和科研领域,讯飞星火也成为这一领域的首选。
例如,中国地质图书馆选择与科大讯飞合作「大模型驱动的科研助手服务开放与集成项目」,招标公告显示,中国地质图书馆希望应用国内基础大模型,与现有地质知识智能化服务系统进行深度集成,提供文献智能综述、智能问答和智能翻译等在内的辅助科研服务,助力提升地质科研工作效能。
值得一提的是,根据公告显示,经评标委员会评审,科大讯飞股份有限公司平均综合得分为 97.50,排名第一。这意味着,中国地质图书馆对一众大模型的能力进行了评审,讯飞星火在科研领域拔得头筹。

中国地质图书馆作为我国地学领域的重要学术机构,其选择讯飞星火作为科研提效的工具,代表着头部科研机构对讯飞星火的认可,也代表讯飞星火具备辅助科研创新的潜力。据了解,星火科研助手作为全国产 AI 科研助手自去年 10 月推出以来,已落地中国科学院近 100 个研究所,助力科研创新;现已覆盖 1000 多所高校,80% 的「双一流」高校师生都在使用,讯飞星火正在成为科研院所和高校的科研利器。
讯飞星火下半年商业化落地迎来「开门红」标杆案例辐射效应凸显
从上半年和 7 月单月中标情况可以看出,讯飞星火大模型在央国企领域呈现先发优势,上半年已成为国家能源集团、中国石油、中国移动、中国人保、中国太保、交通银行等多个重点行业头部企业的大模型合作伙伴。在这些标杆客户的辐射引领下,越来越多行业头部企业也继续向科大讯飞抛去合作的「橄榄枝」,期望在星火大模型的赋能下提质增效,推动产业智能化升级。
在 8 月 6 日科大讯飞投资者交流会上,科大讯飞高级副总裁、董事会秘书江涛还公布了多个大模型落地行业的动态,例如 7 月 18 日中标浙江烟草大模型;7 月 23 日中标中国信达资产大模型知识库项目;7 月 24 日中标中国钢研 AI 大模型代码开发辅助项目……这些项目代表了讯飞星火在烟草行业、金融资管行业以及代码大模型在工业领域研发应用的最新落地,讯飞星火在一众竞争激烈的国产大模型中脱颖而出,在行业内起到了模范带头作用,具有极强的行业示范意义。
而在 6 月和 8 月,科大讯飞还中标了华润大模型服务框架和私有化大模型底座工具链项目,相比前面说到的应用层创新,这更多是底层能力的赋能。从行业视角来看,科大讯飞之所以大模型商业化落地引领行业,一是因为其构建了自主可控的全国产化算力底座,且从现实场景需求出发,持续加强云边端及软硬一体化、全场景布局,高效满足各个复杂多元场景对大模型的需求,二是运用这一整套解决方案,深度赋能多个行业,因而在央国企、教科等领域建立了领先优势,树起标杆。
根据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公布的数据显示,2023 年我国人工智能核心产业规模达 5784 亿元,增速 13.9%。工业和信息化部赛迪研究院数据显示,2023 年,我国生成式人工智能的企业采用率已达 15%,市场规模约为 14.4 万亿元,人工智能商业化前景广阔。从 7 月份的国产大模型中标项目来看,科大讯飞在下半年的商业化落地战中迎来「开门红」,在国产大模型的持续进化下,有望加速应用落地的布局,进一步释放大模型的新质生产力。
- 推荐
- 新闻
- 观点
- IT/互联网
- 软件信息
- CIO
- CDO
- 数字经济
- 工业互联网
- 智能制造
- 人工智能
- 战略
- 研发
- 生产制造
- 运营
- 市场营销
- 销售
- 财务
- 人力资源
- IT
推荐
我要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