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速车企“十五五”转型,联友科技以 AI Factory 重构汽车数智生产力
-
4天前
当前,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不断深化,历经百年的传统汽车产业正迎来世纪性转型。在“双碳”目标与科技强国战略的双重驱动下,中国汽车行业积极投身创新发展实践,加速向电动化、智能化、低碳化转型。“十五五”规划明确指出,新能源汽车将成为发展新质生产力的重要抓手,预计到 2030 年,新能源汽车产销量将达到 2100 万辆,占汽车总销量比例提升至 65% 左右,产业布局向泛集聚化、低碳化、智能化方向加速演进。在这一背景下,汽车的定义已从传统“制造品”和“出行工具”转变为“人工智能的移动应用平台”,人工智能全面贯穿“研、产、供、销、服、管”全价值链,成为推动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核心引擎。
作为全国领先的汽车全价值链数智化服务商,深圳联友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联友科技”),紧扣AI+汽车数智转型的产业发展脉搏,在智能制造、数字营销、汽车金融、智能网联、智能舱驾、智能域控等领域持续深耕,积极推动AI场景应用从局部探索迈向全业务领域深度渗透,为汽车行业数智化转型提供坚实底座。
9月19日,“联创 AI 势能 友享数智变革”2025AI+汽车数智创享年会暨汽车行业“十五五”规划数智发展峰会在武汉盛大开幕!这场汇聚行业大咖、专家与车企数智化领袖的峰会,不仅为车企“十五五”数智转型锚定了路径,更以“从技术探索到价值落地”的实践,强化向场景要价值,揭示汽车产业从“传统制造”向“数智创造”跃迁的核心逻辑。
政策与技术双轮驱动 AI 应用成破局关键
全球汽车产业正处于电动化加速、智能化演进、低碳化融合的全方位转型阶段。作为多技术集中应用、跨领域融合创新的核心平台,汽车产业已成为大国科技竞争的焦点领域,而 AI 技术则成为推动产业升级的核心引擎。
根据 IDC 研究数据显示,2021 年至 2026 年间,全球智能驾驶车销量将以年均复合增长率 14.8% 的速度增长,预计 2026 年将达到 8930 万辆。根据毕马威数据,预计到 2026 年中国智能座舱市场规模将达到 2127 亿元,2022 年至 2026 年的年复合增长率约 17%,渗透率有望从 59% 提升至 82%。这一迅猛的增长态势,既反映出用户对智能化出行方式的需求与日俱增,也凸显出各国政府及相关机构对推动智能网联汽车发展的高度重视与大力支持。
在我国,已陆续出台多项政策法规,积极鼓励技术创新与产业融合,为智能汽车市场的扩张注入了强大动力。国务院发布《关于深入实施“人工智能 +”行动的意见》明确提出,到 2027 年新一代智能终端、智能体等应用普及率需超 70%,2030 年普及率超 90%,为各行业 AI 应用落地提供了明确指引。工业和信息化部等八部门印发《汽车行业稳增长工作方案(2025—2026年)》提出,要深入开展智能网联汽车“车路云一体化”应用试点,加快网联基础设施和云控平台建设等,推动智能网联技术产业化应用。这些政策的出台,为 AI 在汽车领域的应用提供了有力的政策支持和保障。
市场层面,AI 应用潜力持续释放。据行业研究数据,2030 年中国 AI 应用市场规模将达 287 亿元,超 80% 受访企业计划积极探索 AI 应用,相关 IT 投入年均增速将维持 20% 以上,“每个企业信息系统都可能用 AI 重做一遍” 成为行业共识。这表明,AI 在汽车领域的应用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和发展空间。
然而,机遇背后仍存严峻挑战。麻省理工学院(MIT)2025 年研究报告显示,95% 的企业尚未从 AI 应用创新中获得财务回报,AI 应用存在投机与泡沫风险;联友科技在服务客户过程中进一步发现,数据治理缺失、场景碎片化、AI 技术与业务流程脱节、应用价值难衡量等问题,已成为车企 AI 转型的核心卡点。传统企业依赖信息化路径开展 AI 创新,成功率极低,行业亟需一套系统化、可落地的解决方案。
AI Factory 横空出世,构建汽车 AI 创新新范式
面对行业困境,联友科技基于 20 余年汽车与互联网行业经验,创新性提出联友AI Factory理念,这一方案并非简单的技术集成,而是以场景驱动为核心,整合“新方法、新组织、新技术” 的全生命周期 AI 应用创新模式。联友科技总经理胡永力强调,AI Factory旨在助力汽车行业客户突破AI应用创新瓶颈,真正融合业务流程,在“1厘米”的宽度上,打开“1公里”深度的突破口。如果将传统 AI 研发比作 “手工作坊”,那么 AI Factory 则是实现标准化、规模化产出的“智能生产线”,其输入端是业务专家的创新想法,输出端则是与业务深度融合的 AI 应用场景,彻底打通 AI 技术从“实验室”到“业务端”的落地通道。
场景驱动的方法论革新构成了 AI Factory 的核心竞争力。通过 “目标设定 - 场景筛选 - 流程重塑 - 知识治理 - 模型开发 - 应用融合 - 运营迭代” 7 大步骤,联友科技建立了 AI 创新的标准化落地路径。其中 “四维评估法” 从价值度、业务成熟度、技术成熟度、可运营度四大维度全方位评估应用场景,并设置 “合规、隐私、安全” 红线,使 AI 应用创新整体 ROI 提升 2.8 倍,获利周期缩短 67%,成本节约 60%。这种量化评估体系有效解决传统 AI 项目“拍脑袋决策”等问题,精准锁定高回报场景,提高AI应用创新成功率。
知识治理的三层架构则破解了汽车行业数据碎片化的顽疾。数据层通过统一入口和分级采集解决“信息分散”问题;知识层通过清洗建库和动态更新确保 “质量可靠、内容常新”;服务层通过 RAG 与 API 服务化输出实现“高效检索、安全合规”。实践表明,这一体系使企业知识使用率提升 70% 以上,沉淀效率提升 3 倍,安全风险降低 50%。
开放生态的技术策略让 AI Factory 具备了灵活适配能力。联友科技联合华为、字节跳动等科技大厂构建开放AI应用创新的技术生态,提供“商业化 + 开源”双路径选择:平台模式,以智能体开发平台为例,既可以选择COZE、Dify等商业化平台,也可以选择联友科技自研的AI Works开源平台;工具链模式,支持 ModelArts、Kubeflow等商业化工具链,也可采用联友 Metis AI 工具链;“手搓”模式,即自主搭建AI应用系统的模式,基于华为云、火山云、阿里云等公有云为主的商业化平台,或Milvus向量数据库、LangChain或者LangGraph等AI应用中间件、MCP平台,自主搭建企业AI应用系统。
业务与技术共创的组织模式是 AI Factory 落地的保障。联友科技组建了 400 余人的 AI 共创团队,涵盖知识工程师、提示词工程师等新角色。不同于传统信息化的数据治理聚焦“用户用数”,AI 时代的知识治理更关注“大模型理解知识”,知识工程师成为连接业务与技术的核心纽带。这种人才结构变革使 AI 项目的业务贴合度显著提升。
AI 应用场景库落地:从单点突破到全价值链渗透
2025年是全球人工智能应用加速落地的一年,随着AI技术的迭代速度呈指数级增长,各行业企业加速业务场景的人工智能应用探索,AI技术广泛融入到企业生产经营的各个环节,从研发设计、生产制造、供应链优化、市场营销到客户服务,驱动千行百业智能化转型。IDC数据显示,2024年全球人工智能IT总投资规模为3158亿元,预计2028年中国人工智能总投资规模将突破1000亿美元。更值得关注的是,预计到2025年,全球2000强企业将把超40%的核心IT支出用于AI相关计划,标志着 AI 技术正形成“技术创新→产业转化→行业应用→反哺研发”的良性循环。
在汽车产业利润率逐年下降的严峻背景下,AI 技术已从单纯的成本中心转变为车企破局增长的核心引擎。AI Factory 的价值最终体现在业务场景的落地效果上。联友科技已在营销、制造、金融等领域打造应用案例,用实实在在的数据印证 AI 的业务价值,这些案例恰好呼应了当前汽车 AI 应用的主流趋势。
汽车营销正经历从粗放式获客到精细化运营的深刻转变。汽车之家研究院数据显示,2024 年汽车行业线索成交转化率平均仅为 3%,而新能源车消费者平均要浏览 42 款车型才完成决策,这使得营销效率成为车企竞争的关键变量。在此背景下,AI Factory 将传统依赖人工的线索管理升级为“智能协同环”。AI 实时标记优质线索、匹配最优分配规则,并自动完成邀约、建群、质检、话术推荐等全流程,最终实现效率提升 30%+,人工成本下降 15%,线索转化率提升 8%。这揭示了汽车营销从 “广撒网” 到 “精准捕捞” 的转变。
汽车制造的复杂性在多工厂、多生产线协同场景中尤为突出。传统排产依赖业务专家 Excel 手工计算,1-2 天才能完成一次计划,遇插单、物流延迟等突发情况需推倒重来。AI Factory 的破局之道在于将专家隐性经验转化为显性知识。联友求解器自动读取订单和资源台账,几百个约束一次覆盖,同步计算 30 万 + 变量,将排产周期从1-2天缩短至 20 分钟,且支持插单局部重排,确保计划落地性,印证AI 对制造环节的颠覆性改造。
汽车金融服务长期受限于繁琐的人工流程。传统贷后业务(修改还款计划、变更账户等)需人工录入、层层审批,流程耗时数天。AI Factory 的“AI 代理”模式彻底重构这一场景。通过自然语言理解技术,实现客户需求“一句话输入”,AI自动识别、校验、生成处理意见,自动化率超 80%,客户体验提升 60%,人工客服咨询量下降 50% 以上,更重要的是,全程合规可追溯的特性,解决了金融领域最核心的风险控制问题,为规模化应用奠定基础。
当 AI 技术穿透汽车全价值链,从营销转化、生产排程到金融服务,其带来的不仅是效率提升,更是整个产业竞争范式的重构。
智焰计划启动 1.2亿元加码全价值链场景
在 AI Factory 已落地 106 个场景、储备 146个在研场景的基础上,联友科技正式启动智焰计划,联合车企客户、生态伙伴、院校等共同打造丰盛的 AI + 汽车全价值链应用场景库。该计划首发的 100 余个可复用场景,正是规模化落地的阶段性成果,未来将拓展至 1000+ 场景,为更多车企提供 “拿来即用、按需迭代” 的 AI +汽车数智解决方案。
为此,联友科技计划投入1.2亿元专项资源,聚焦汽车全价值链应用场景,进一步打通从“单点场景创新”到“全流程数智重构”的关键路径,让数智生产力真正融入汽车产业的每一个环节,推动行业从‘传统制造’向‘数智创造’扎实迈进。
从行业发展的角度来看,智焰计划的启动具有重要的意义。一方面,它为车企提供更加丰富和成熟的AI应用场景解决方案,降低车企的 AI 应用门槛和成本;另一方面,它促进车企、科技企业、生态伙伴及院校之间的合作与交流,推动了AI 技术在汽车领域的广泛应用和创新发展。
数智未来:从要素驱动到生态重构
从 AI Factory 破解“技术与业务脱节”的行业痛点,到智焰计划链接“车企 + 科技伙伴”等生态力量,联友科技的实践正印证一个核心趋势:随着大模型、多模态融合、车路协同技术等持续成熟,AI 将不再是汽车产业的“辅助工具”,而是重新定义产品形态、制造逻辑、服务模式的“核心生产力”,推动产业完成从“要素驱动”到“数智驱动”的根本性转变。
联友科技以 AI Factory 为核心载体,一方面深化与科技伙伴的技术协同,迭代知识治理、模型开发、场景运营能力;另一方面聚焦车企“降本、增效、提质”的核心需求,将 AI 技术更精准地匹配“研、产、供、销、服、管”全流程场景,让数智转型的价值可感知、可衡量。
汽车数智转型不是单点突破的“独角戏”,而是全产业链协同的“交响乐”。这一进程需依托科技企业、产业链伙伴与车企的深度联动,共同丰富 AI 应用场景库、完善数智生态,为中国汽车产业在“十五五”期间抢占全球智能化竞争制高点、实现高质量发展注入持久的数智动能。
- 推荐
- 新闻
- 制造
- 交通运输
- CIO
- CDO
推荐
我要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