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鹏举:数字经济助推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

  • 首席数字官

  • 2021-08-18

  • 来源:

文丨魏鹏举 编辑丨张齐齐

来源丨首席数字官

8月3日,在2021全球数字经济大会-数字新国门大兴分会场之“数字内容与数字文创”上,清华文化创意发展研究院学术委员会副主任、中财文化经济研究院院长魏鹏举,以“数字经济助推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为主题,围绕数字经济的结构、特性与现状,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研判分析和文化产业新格局三方面,展开精彩演讲。

魏鹏举现场照片

数字经济时代,文化产业数字化是全球基本趋势,中国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迎来机遇和挑战。从高质量发展来看,数字经济可以带动文化产业全要素生产率的提高;从文化意义来看,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将提升民众文化的获得感和幸福感。数字经济一方面带动了文化产业的新业态、新增长,另一方面也成为中国文化产业实现双循环最重要的方式和手段。

魏6

每次技术的进步和迭代都使文化产业不断丰富和进步。现代文化产业的出现以机械化技术在文化领域的广泛应用为起点。十五世纪中期,德国将金属印刷机广泛应用于图书印刷领域,文化产品生产实现规模化、工业化,由此启动了大众文化消费;随着电影、电视等电器技术的出现,使得声音、图像都可以被低成本、大规模、高品质地复制和传播,大众文化消费更加广泛;多媒体时代,文创产业形成文化产业链,注意力经济模式(粉丝经济)出现。如今,我们迈入全新数字时代,数字经济模式也成为全球文化产业发展的基本模式。

一、数字经济的结构、特性与现状

数字经济为文化产业带来巨大的能量。数字经济包括数字产业化和产业数字化两大部分。数字产业化,是基于数字技术形成的全新经济领域和产业领域;产业数字化,是传统产业与数字技术不断融合形成的商业模式,是对传统经济的渗透与升级。同理,文化产业体系包括数字文化产业化和文化产业数字化两部分。例如,数字艺术作品的展示是典型的数字文化产业化;而传统出版逐渐融入数字经济形成文化产业数字化。

数字经济展现出四方面的特征:网络经济效益,带动高增长;边际成本递减,创造高收益;外部效应显著,实现高带动;虚实世界交融,促进高就业。

新冠疫情为数字经济发展提供了意想不到的倒逼机制,为文化产业的数字化创造提供了历史机遇。疫情期间,实体电影演出、旅游服务大幅度下降,但移动视频和数字阅读的使用逆势上扬。这是一个简单的对比,也是我们的基本经验。

二、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的研判分析

全要素生产率的提高,是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关键。习近平总书记在2018年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首次提出,要推动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健全现代文化产业体系和市场体系,推动各类文化市场主体发展壮大,培育新型文化业态和文化消费模式,以高质量文化供给增强人们的文化获得感、幸福感。另一方面要坚定不移将文化体制改革引向深入,不断激发文化创新创造活力。用文化软实力讲好中国故事,是文化高质量发展的线索、实现文化强国目标的重点。

魏1

在此背景下,中央财经大学文化经济研究院与新华网致力于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学术研究工作,并发布系列成果。《中国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指数体系》从全要素生产率层面,使用投入和产出模型,整合文化高质量发展基本指标,最终形成两个一指标、八个二级指标。

魏2

按照目前的学术架构,我国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总体上仍处于起步阶段,并不乐观。按照象限得分可以看到,对于文化产业,全国大概一半以上的省级行政区都属于低投入、低产出的第三象限部分。这由两大短板造成:人才和创新。

魏3

我国文化产业的主体类型所有制,包括大型企业、中型企业、微型企业的结构关系,另外是国有的、民营的、外资的结构关系,从结构的角度稍有弱化。我国经济高速度发展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制造业优势。国内巨大的文化内需市场优势,得益于文化体制改革释放出来的政策红利。但实现高质量发展,还需进一步提升全要素生产率,尤其在人才和创新方面努力取得更大的突破和进展。

习近平总书记曾针对文化科技融合发表系列讲话。文化和科技融合,既催生了新的文化业态、延伸了文化产业链,又集聚了大量创新人才,是朝阳产业,大有前途。谋划“十四五”时期发展,要高度重视发展文化产业。坚持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牢牢把握正确导向,守正创新,大力弘扬和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努力实现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有机统一,确保文化产业持续健康发展。

三、数据经济时代文化产业新格局

 国家统计局于2021年1月5号公布的数据中显示,2019年全国文化及相关产业增加值为44363亿元,比上年增长7.8%(未扣除价格因素),占GDP的比重为4.5%,比上年提高0.02个百分点。另据对全国6.0万家规模以上文化及相关产业企业调查,2020年前三季度,上述企业实现营业收入66119亿元,按可比口径计算,比上年同期下降0.6%,降幅比上半年收窄5.6个百分点;文化新业态特征较为明显的16个行业小类实现营业收入21229亿元,增长21.9%。可以看出,文化相关产业企业的营收在疫情中逆势上扬。同时,文化和旅游部提出关于推动数字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意见。

魏4

数字文化产业带动新增长。在国际范围内,近年来传统媒体用户大规模流失,新媒体、流媒体用户大幅度增长。值得一提的是,无论是数字经济领域、科技金融领域的研究者,还是艺术研究者,都呈现灌注NFT的趋势。例如,国外的很多博物馆利用馆藏文物制成NFT发售。NFT进一步推动了艺术在数字经济时代的传播,甚至带有一定的准货币价值。

魏5

如今,文博文创的范围不再局限于博物馆,其借助数字电商、数字经济乃至NFT模式等,融入到大家的碎片化时间之中,影响生活的方方面面。“不着边际”的文博文创,从经济学意义上来讲,即数字技术使得文创的边际成本不断下降,边际收益不断增长。

我们的最终目标是实现数字文化经济畅通双循环。中国的文化产品贸易长期来呈现增长态势,保持着顺差优势。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中国创意货物的出口占全球同类货物的比重在不断提升。实际上,疫情对中国的实体贸易产生一定程度影响,2020年中国文化产品贸易出口额下降。

中国游戏市场实现了良好的双循环,并且国内游戏市场始终保持良好的扩张趋势,贸易也在进一步深化和长期化。借助互联网,优秀的文化创意和文化内容走出去的途径越来越多、影响力越来越大。某网红制作的中国风饮食短视频,在YouTube上已拥有千万粉丝,真实地反映出国际消费者对中国文化的偏好。无论是游戏还是短视频,都彰显出中国文化经济实现双循环的潜力无比巨大。

  • 新闻
  • 观点
  • IT/互联网
  • CIO
  • CDO
  • IT
  • 推荐
  • 数字化

推荐

我要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