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下数字化人苦企业数字化久矣

  • 2024-03-12

  • 来源:36氪

“数字化”一词目前已新鲜不在,在信息技术高度发达的今天各种网络平台对于数字化一词的解释与理解是五花八门,有的将此吹的是玄幻中带着魔幻,妥妥的是高大上,仿佛如果某企业不做数字化就有明显的乡土气息,跟不上时代潮流,但只有经历过的才知道其中的痛,其中的苦,还有的是无奈。正如某位CIO好友在群内谈及做数字化多年的感受时就仰天长啸:天下数字化人苦企业数字化久矣。

那么在企业做数字化到底有多苦?

对于大部分传统企业而言信息部门在日常数字化工作推进中经常苦于地位低、无话语权,虽然有时候以专业视角看出企业数字化建设过程中路径与策略存在问题,但在绝对的权利与影响力面前,信息部门的声音变的很弱,比如虽然明知某业务部门自行引进数字化系统会有各种问题,但由于该部门为核心部门,拥有绝对的地位与话语权,于是我们会经常看到这样的现象即使该部门引进的系统有各种的问题甚至难以应用、烂尾,但几乎未有人为此承担责任,最后有可能还是信息部门来默默收拾收拾残局,此时信息部门心里苦却难以言状。

企业做数字化必然谈及价值,那么企业做数字化的价值是什么?降本增效?那么降哪里的本提哪里效?如何评估?很难有企业领导说的清楚理的明白,因为大部分传统企业做数字化都是在做一种“趋势”,根本没搞清楚数字化真正的价值在哪里,可能唯一清楚的就是做数字化需要大量的成本投入,信息部门是企业的第一大成本投入部门。此时信息部门的苦不言而喻,那就是做数字化的价值之苦,信息部门的 存在之苦。

众所周知企业做数字化转型需要的是技术与业务的融合,需要的是企业的合力,而并非某一部门的单打独斗,但在实际的工作推进中经常是信息部门在唱独角戏,而企业领导及业务部门也想当然的认为数字化建设就是信息部门的事,所以意识的孤岛造就了管理的孤岛,而管理的孤岛也自然形成了系统孤岛与数据孤岛,所以我们不难看出大部分企业数字化的尽头是孤岛,而造成这一切的问题原因企业领导也想当然的认为是信息部门的技术能力问题,此时不难看出信息部门面对的便是最常见的 融合之苦 。

在当前严峻的市场形势下大部分传统企业都开启了降本增效的模式,信息部门由于价值体现难、不明显,首当其冲成为了被优化的目标,于是人员被优化、预算被削减,部分企业的CIO甚至成为了光杆司令,有的甚至没逃脱被裁撤的命运,在没钱没需求的情况下此时的企业还做个锤子的数字化?不禁让众多CIO陷入了深深的迷茫之中,焦虑之下,产生了 方向之苦 ,这种方向既包括未来企业数字化转型的方向,又包括CIO个人的职业生涯的方向。所以在当前环境下让一众CIO面临着个人职业生涯的 选择之苦 ,走还是留是个值得深思的问题。走出去可能会得到一片天,拥有自己发展的广阔舞台,但前方也有可能充斥着各种高度不确定的因素。

其实在企业数字化转型建设的过程中还有一个重要的角色,那就是众多的数字化服务商,与企业一样多年以前大家都是在吃政策的红利,都是在被市场所驱动,都是在那种“风口之下猪都可以飞起来的”环境之中,但是当前市场的风停了,甲方爸爸也没余粮了,企业的数字化项目预算都大幅降低或暂停了,于是数字化服务商也陷入了深深的焦虑之中,目前的市场环境可谓是“狼多肉少”,空前的白热化,在求生模式下,服务商的利润在一降再降,进入了残酷的市场 求生之苦 。

如果有人要问在数字化建设推进的过程中企业信息部门与软件公司二者是什么关系?老杨认为是队友关系,相互配合成就彼此,但最担心的就是遇到“猪队友”,未从企业的实际情况出发以所谓大厂的背景、最佳实践、整一堆感觉高大上的新名词来忽悠领导,在基础不牢的情况下一开始就搞所谓的大平台、大数据,最后整成一个烂尾收场,这就是大部分传统企业数字化建设最常见的 “忽悠”之苦 。

综上所述,在数字化转型建设推进过程中企业信息中心面临的是地位之苦、影响之苦、价值之苦、融合之苦、方向之苦、忽悠之苦,而数字化服务商面临的是市场之苦,其实在当前不仅是企业信息部门的CIO还是数字化服务商都面临着共同的困难: 生存之苦! 也就是以前老杨提及的那个话题:企业生存都是问题了,还会做数字化吗?在几年前的风口之上企业数字化推进尚且困难重重,在当前卷与乱的环境下数字化人的处境将更加艰难,正如那位CIO朋友所言: 天下数字化人苦企业数字化久矣。

  • 推荐
  • 新闻
  • 观点
  • 制造
  • IT/互联网
  • CEO
  • CTO
  • CIO
  • CDO
  • 数字经济
  • 工业互联网
  • 智能制造
  • 人工智能
  • 战略
  • 研发
  • 生产制造
  • IT
  • 供应链/生态

推荐

    我要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