餐饮的确可以让你赚到“第一桶金”,但能像他一样做到极致的太少了

  • 锦囊专家

  • 2017-05-11

  • 来源:

5月10日,田中寿幸的新书《铁板烧神话》中文版首发。锦囊专家、普华文化、上汽大通以及正略书院联手举办了新书发布仪式,出版界、管理界以及餐饮界的重量级嘉宾汇聚一堂,聊聊“极致服务与极致品牌”这个话题。以下是正略集团董事长、正略书院创始人赵民在现场的演讲:

每个人都会有对某个国家老百姓的自然印象,比如说到中国老百姓就是勤劳勇敢,而一说到日本,那便是追求精细化的管理的典范。这世界上有两个国家,对产品的质量稳定性要求非常高,一个是德国,一个是日本,他们在企业管理上追求极致的程度要高于全世界的平均水平。

我对日本很多方面有过点评,我心里非常佩服日本的企业家和日本的创业者,这是我今天来参加这个活动的重要的原因,因为《铁板烧神话》这本书很好。



想做到极致,每个人都得是“处女座”

追求极致的服务,首先创始人就要有高度的标准,一个公司最高的管理者要对标准的制订不折不扣不妥协、不讨价还价。

餐饮这个行业很难做,我家和公司都在望京,餐馆很多,但竞争也很激烈。餐饮是刚需,但众口难调,想要满足所有人非常不容易,从业者必须要保持很好的服务质量。

餐饮行业能够做到《铁板烧神话》的主人公田中寿幸这样极致的水平,我猜他一定是处女座。在这样一个高度竞争激烈的行业当中呈现出这样的管理水平、做到这样的营业收入,他的奋斗史值得我们当今中国人钦佩和学习。

管理要做好很容易,但要做到极致很难。而追求极致的服务,首先创始人就要有高度的标准,一个公司最高的管理者要对标准的制订不折不扣不妥协、不讨价还价,这一点绝大部分的中国企业是天生不足的。

中国是人情社会,而极致管理是高度不讲面子,我想每一个创业者谈论极致管理隐含的第一个前提就是你要有高标准,要突破中国人普遍的惰性。当然这要看人的,如果你是处女座会比较容易。

管理最难的在于执行力

追求极致的管理短期是痛的,但是长期是非常优美的,它换来的是叠加效应。 

极致的管理最难的不是制订标准,而是执行力,这本书讲到了“跨越”,这个词是对人内在能量的激发。

执行力是对一个团队和一个公司内在能量的激发,就像国家的阅兵仪式,如果不是亲眼所见,你是不会想到一个国家的军队经过严格训练之后可以走出如此整齐的步伐,这是一种非常完美的人生享受。追求极致的管理短期是痛的,但是长期是非常优美的,它换来的是叠加效应。

我所在的正略书院经常摘一些文章,最近有一篇是讲人生的经验总结,其中有一条原理是这样说的:人生做很多事情像打保龄球一样,打10分和打9分就相差很多,按照保龄球的规则各个打10分和各个打9分,最后的成绩会差很远。


所以,标准这个东西是要长期坚持的,这是我们绝大部分团队和组织做不到的。

像海底捞这样的公司,消费者被尊重的感受应该记入史册。我们从不同的价值观来讲,消费者的利益不是股东挣多少钱,而是进入门店以后享受的服务。这是完全不同的标准。其实中国餐饮界是有希望的,因为已经有中国一线的企业家在实践当中按照田中寿幸的做法,按照极致管理的标准在做。但是坦率的讲,大部分餐饮企业还是做不到的,这就是为什么创业成功总是少数,优秀的企业总是个别。

管理是门艺术,更是门科学

管理就是要变成一个一个非常具体的细节、非常具体的条款。管理既是一门艺术更是一门科学。 

如果管理不能被清晰的定义,不能被准确的描述、被仔细的检查,这样的管理就不是一个科学的管理。

在我看来,管理就是要变成一个一个非常具体的细节、非常具体的条款。管理既是一门艺术更是一门科学。

我们在过去创业25年当中,见到企业家的时候常会问:你信不信管理是一门科学?事实上,你必须相信管理是一门科学才能把事情做好。

企业管理的任何级别都可以分解到最基础的行为和标准,上班的标准、面向客户的标准、面向上下游环节的标准等等,如果这些不能分解,说明你这个企业的业务不够成熟、管理不够稳定、服务不够标准。

如果你相信“铁板烧”这个神话是真的,你试一下就可以了。我相信你读了这本书之后必须承认管理的科学性优于管理艺术性。科学是枯燥的,但它有客观衡量性。比如有大学毕业生对上下班打卡很不适应,但一般工作者上下班打卡就是工作的基础标准和规则,就好像如果没有斑马线,我们根本无法出门一样。

中国餐饮创新的高峰期还没到来

中国的“民以食为天”远没有达到我们的理想状态,尤其没有达到标准化管理的状态,更没有达到极致化管理状态。


这两年,中国的餐饮有很大进步,我们公司自己也投了餐饮行业的创业企业,餐饮要想做强,必须能够连锁能够送外卖,全世界最大的餐饮公司都是连锁和可以送外卖的,因为这涉及到翻台率。

我的看法是,只要中国的特色小城越来越多,餐饮的需求就会越来越多;只要吃是不可替代的,餐饮行业就会是一个特别好的创业起点。

最后我想跟大家分享的是,中国餐饮的创新和创业的高峰期还没有完全到来,这个市场和这个行业机会很多。我这个年代创业的时候都是一些无聊的生意,比如管理咨询,我喜欢这个行业所以就做了这么多年。但是现在年轻人创业喜欢有意思的事情,比如说染头发、美甲,而餐饮行业除了怕胖之外,也是很有意思的行业。,进入门槛低,很容易形成口碑。餐饮创业只要性格和人对了以后,成功的概率特别大。很多企业家最早的时候都是靠餐饮或投资餐饮赚了第一桶金。

中国的“民以食为天”远没有达到我们的理想状态,尤其没有达到标准化管理的状态,更没有达到极致化管理状态,只有这本书卖了10万册或者20万册,中国餐饮现状才能改变。


文章为「锦囊专家」原创作品,欢迎转载。作者:  程牧。

  • 案例
  • 住宿餐饮
  • CEO
  • CHRO
  • 战略
  • 人力资源

推荐

    我要评论

    锦囊专家

    锦囊专家

    自媒体

    锦囊专家 自媒体

    以智库为引擎的科技服务平台,始终致力于“通过构建全球智联网,为企业提供强大创新后盾“这一使命。平台现有全球高科技及行业专家2万名,为政府、各类型企业、投资机构提供专家咨询、研讨、调研、营销、培训等相关智库服务。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