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车企的第三次创业,长安汽车如何通过数字化迎来“突围时刻” | 数字化转型新案例

  • 首席数字官

  • 2019-08-29

  • 来源:

来源 | 数字观察

百年车企的第三次创业,长安汽车如何通过数字化迎来“突围时刻”

每每在阅兵仪式上,我们总能见到东风、北汽、长安这些品牌车型的身影。这些品牌的前身都是军工设备的生产企业,后来随着和平年代的到来,军用设备和物资需求量下降,这些企业主动或被动地转型,开始制造民用汽车。

说到军工汽车生产品牌,首先要提到的是历史最为悠久的长安汽车。长安汽车的前身为上海洋炮局,1862年由洋务运动发起人李鸿章于上海松江创办,距今已有156年历史,是一个百年老店。

1984年生产第一批民用汽车,这是长安汽车的第一次创业。2006年,进入自主轿车领域,长安第一款轿车奔奔上市,这是长安汽车的第二次创业。

通过30年的努力,长安汽车已经成为中国汽车销量前列的自主品牌,拥有全球16个生产基地、35个整车及发动机工厂、10个重点海外市场。截至2018年7月长安品牌用户突破1700万,其汽车产品也涵盖了轿车、SUV、MPV等多个领域,同时也与福特、马自达等品牌建立合作关系。

我们都知道,汽车行业是一个有着百年历史的老行业,但它又是一个总能引领时代潮流的新行业。在互联网、云计算、人工智能为代表的新的技术的当下,汽车产业的数字化转型与变革正在一步步逼近,以网联化、智能化为代表的汽车生态变革正在产生越来越多的价值创新。其中,长安汽便是国内车企数字化走在前列的企业。

近日,i黑马&数字观察走进长安汽车的总部,来探索一下这家百年车企的数字化变革的思考,以及转型之路。

产业至暗,长安汽车迎来“突围时刻”

在长安汽车重庆江北区总部的办公室里,挂着这样一条横幅吸引了我们的眼球,“长安汽车正处于至暗时刻,我们需要降本,因为降本就是生命。”为什么这家百年车企要挂这样的横幅?是什么让长安汽车处于一个至暗时刻呢?或许从行业数据中,可以窥见一二。

根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统计数据显示,2018年汽车产量2780.92万辆,同比下降4.16%;销量2808.06万辆,同比下降2.76%,创下自1990年以来的首次“负增长”。

当前全球汽车市场都处于低位,美国、欧洲市场也出现了一些不景气的现象,长期处于高增长的印度也没有摆脱这样的局面,销量大幅下跌。

汽车产业脉搏与经济运营周期改变是息息相关的,在经济相对出现压力、需求总量出现影响的情况下,市场必然会从量的增长向质的增长进行转变。

从市场需求变化而言,消费者的需求发生很大的变化,过去汽车只是一个出行工具,汽车也开始向电动化、共享化发展。同时,随着时代的发展、技术的发展,消费者的需求越来越个性化、复杂化,千篇一律的固定模式已经不再适合他们,汽车不再是机械定制产品,开始向智能化、网联化发展,可以与消费者的手机、家电等进行链接,当企业拥抱新技术的时候,自己的竞争格局也发生新变化。

同时,受到了新能源汽车快速发展的影响,加上一些国家政策的扶持,使得造车新势力的发展速度惊人,尤其是在探索无人驾驶技术这些方面,一直走在产业发展的前沿,为消费者带来了更多的体验,同时这些改变也对传统汽车行业产生了很大的冲击。

面对当前行业困局,长安汽车执行副总裁谭本宏曾公开表示过,“因为品牌的溢价能力不够,所以导致整体盈利水平并不高。”2018年4月,长安汽车董事长张宝林喊出了“时代淘汰你,与你无关”的警句,并宣布开启第三次创新创业计划,开始了向上发展的主动转型之路。

值得一提的是,30多年来,长安汽车累积销量数千万台,平台上积累不少数据,可是,长期以来,长安汽车内部信息化系统过于传统且分散,很多数据都散落在多元的异构系统,不能统一汇集在一起,进行有效分析,驱动业务,指导长安汽车有效合理使用这些存量数据,并激活存量市场。危机并存之间,这恰好成了长安第三次创业的根基。

为了更好的推进转型,长安汽车提出了“1143”战略。两个“1”即1个目标——打造世界一流汽车企业;1大核心——把“效率”打造成为组织核心竞争力。

“4”为四个转型,即从经营产品向经营品牌转型、从服务用户向经营客户转型、从传统产品向智能化+新能源产品转型、从提供产品+服务向提供产品+服务产品+出行解决方案转型。

“3”即实施模式创新、经营创新、管理创新,实现长安汽车的第三次创业。抓住未来十年关键的战略机遇期,特别是抓好未来3-5年,实施战略转型,提升盈利、成长、创新能力,努力成为世界一流汽车企业。

其实,这个第三次创业,就是长安汽车想通过再一次转型实现“重生”,走出中国汽车产业的“至暗时刻”,进而实现世界一流汽车企业的发展目标。

简单来说,长安汽车的整体布局就是,坚持以客户为中心,以效率倍增为目标,充分应用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等信息技术,推进研、产、供、销的企业价值链智能化,赋能企业经营核心流程,助推把效率打造成为公司核心竞争力。

换句话说就是对汽车行业最核心的本质,即研产供销全线的智能化,以及产业链的延伸,与客户合作,进而通过互联网,推动合作伙伴、员工提高生产效率。

谭本宏告诉i黑马&数字观察,汽车产业的发展一定是伴随着新技术的发展,特别是在全产业链条,不只是汽车产业,全产业、全工业制造水平的一种缩影。

“过去,我们要设计汽车的造型,会首先相关技术,而让产品造型很单一,随着这项技术的发展,汽车的造型可以变得更加多元化,其他的环节也是如此。 

通过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人工智能等新兴技术融入到汽车中,使整个汽车行业的产业链条不断迭代升级,让汽车变得更智能,更开放、稳定、安全,还具有社交化能力。 

例如,5G的低延时、高速度特征,可以快速推动传统车企向自动驾驶的转变,传统的汽车都可以具备实时在线和实时交互能力。 

过去我们认为,自动驾驶需要激光雷达像人一样扫描周边的事物,但如果有了5G,有了通讯以后,它不需要激光雷达,为什么?因为我知道我的GPS,我知道我的位置,你也知道你的位置,我们通过5G进行一个通讯以后,我就知道在这个十字路口,我虽然看不到你,但是我知道你已经来了。 

所以,科技的发展能够给汽车产业带来一些新的机会,汽车产业发展到现在,我们必须要科技赋能,来焕发汽车产业的新的生命力。”

以客户为中心,自研车联网开启数字化之路

谭本宏指出,汽车行业在过去几十年,我们需要通过经销商或者其他渠道了解客户,移动互联时代的到来,则带给我们更多的机会。

在我们整个转型当中,首先转型的是以客户为中心,知道我们的客户是谁,他需要什么样的产品,他希望我们厂家提供什么样的服务,围绕客户关键需求和痛点,目的就是希望我们提供的产品和服务是他们要的,是他们真正需要的,这方面我们通过微信、微博、直播等等都在拉近我们和客户的关系。

所以,长安智能汽车云项目总监蔡春茂告诉i黑马&数字观察,早在2012年左右,长安就开始探索车联网,也就是现在所说的智能网联,这是数字化转型的雏形。

“2012年左右的时候,我们发现部分科技企业推出了车联网产品,当时这些产品也仅具备呼叫救援、防盗跟踪、手机互联等功能,车企们也都尝试了这些产品,但效果不是很好。后来,有些后装产品开始具备实时数据收集的功能,帮助客户管理用车行为,这时我们逐步发现车联网一定会有巨大的潜力。 

而我们这些传统车企都是通过4S店了解消费者需求,很多消息都是滞后、有误的。我们认为这是汽车行业的外来方向,一方面,通过车联网,可以把车企、4S店、经销商、消费者多方连接到一起,增强互动性,沟通性。

另一方面,我们可以直接获取消费者数据,通过数据分析,了解消费者的购买行为、使用行为、使用喜好,这样更合理的反推我们的产品研发,增强产品研发能力,让产品更加个性化、多元化,满足消费者的需求,提升用户体验等。 

所以,我们总裁朱华荣提出,智能网联是汽车行业坚定不移的方向,是我们数字化转型的重要手段,所以我们从这个角度切入数字化转型。 

其实最开始,我们并非自研,是委托给主机车机厂做这件事,例如,他们可以提供上云、车联网等一揽子服务,还会针对不同车企,不同车型,提供不同解决方案。这样就产生很多问题,就是我们与不同的车机合作就有不同的平台,这样一来消费者数据不统一、体验统一、ID不统一,维护和系统打通的难度也快速增加。

同时,这种方式,我们对整个端和云、软件、数据等都没有主导权,拿不到数据,根本不清楚消费者的各种情况,无法做出合理业务指导,例如,我们想了解消费者远程开空调、控车的情况,是需要数据的。如果我们管车机厂要数据,对方就会狮子大开口,要很多钱。 

经过各种折腾,谈判,也解决不了这样的问题,我们想既然要下决心做这块,也要拿到数据,避免走弯路,为什么我们不去自研呢,这样有更多自主权。 

所以,经过一段时间调研,走访,2014年左右,长安开始通过内部选拔和外部招聘两种方式,组建一个20人左右的团队,开始自主研发车联网。实际上我们是2015年做了预研,等项目验证正式通过,2016年才正式开启车联网的相关服务。” 

简单来说,早期的车联网产品,可以通过APP了解汽车使用者的相关用车情况,通过APP交互,可以收取海量维度的数据,通过这些数据,我们可以清楚汽车的形状、故障信息,或者个人导航相关的信息,对车企后续功能服务及时提供参考。

据悉,长安汽车车联网最初产品,可以为消费者可以远程开车门、车窗、解锁等功能。在信息安全方面,长安汽车是最早导入一设备一数字证书的车企。

“一设备一证书的目的是保证安全,一方面,可以保证我们上传数据的安全,另一方面,避免车主的车被盗窃,避免财产遭受损失。”蔡春茂说道。

不过,从2015年-2016年,长安汽车的自主车联网产品还出于内测阶段,我们组建反馈小组,及时获取用户的使用反馈,做出产品修改,快速完善产品功能。 

到了2017年,长安汽车全面开启了车联网深度服务,与运营商等合作伙伴,提供不同的产品服务,同时也推出了具备车联网的车型CS95、CS55等,可以提供听音乐,身份认证,支付等功能。 

“在研发产品时候,我们还是用工程师思维研发产品,只考虑技术、功能层面的事情,并没有考虑用户体验。后来我们发现为这种智能化的产品,要有很强的用户体验,应该从用户体验角度出发,听取消费者的用户体验反馈,来进一步调整产品。 

所以,我们成立了专门反馈小组,让总裁、副总裁等高管,同时中层员工、基层员工都可以使用产品,再提出意见。”长安汽车智能化研究院资深架构师蓝文良说道。 

直到2017年底,长安汽车的车联网产品规模也开始上来了。需要提到的是,长安汽车一直自研云服务,机房都是自己做,并没有第三方的服务。 

“这种做法起初还能承载我们车联网这条在线业务线,但随着2017年车联网处于爆发井喷时期,呈现指数式增长的阶段,再加上长安汽车的车联网业务也开始爆发,机房的服务器已经承载不了很大规模的数据量,当时我们的底层IT支撑、硬件投入、系统扩展、维度等都支撑不了这些线上业务了。 

同时,我们运维人员没有互联网应用经验,无法及时,有效的解决这些业务运维问题,再加上我们固定资产投入效率很低,从立项采购到执行,需要半年到一年的时间,根本适应不了,互联网业务高并发量的需求,所以我们决定开始采用第三方云服务。”

与腾讯开始深度合作,打造车联网云平台

蔡春茂介绍到,从2015年开始,长安汽车就开始自主研发智能汽车云和大数据业务,到了2017年长安汽车开始与腾讯接触,初期只用腾讯云的部分业务,随着双方深度合作,长安汽车开始和腾讯进行战略级别合作,除了全面将数据迁移到腾讯云上面,还与腾讯共同打造车联网平台-梧桐车联。

“当时公司提出,长安汽车未来的产品要具有四心,即安心、开心、贴心、省心产品,也就是我们所说的以人为本,以客户为中心的产品服务。

不过,长安汽车还是属于传统企业,对互联网的软件定义、社交都是弱项,而这些是腾讯的擅长,我们开始和腾讯合作,共同打造汽车云产品。” 

谭本宏进一步解释,为什么长安汽车和腾讯进行深度合作,一方面,长安是典型具有极致产品思维的企业文化,另一方面,汽车产业是一种具有物理、空间链接的产业,这点和腾讯的链接理念一致,所以综上两点,我们进行合作。

“长安的产品思维体现在,我们对产品功能、体验、技术等方面都很执着,无论是底盘的技术,还是用料上都要求做到极致。 

而腾讯一直是一家产品驱动的公司,同时具有开放合作的生态理念,愿意通过自己的技术帮助合作伙伴,进行数字化转型,而不是强制、包办的文化,这样更让人感到亲近,愿意一起合作做更多的事情。” 

据悉,长安智能汽车云平台(以下简称智云平台)是长安汽车基于混合云技术架构,构建的“ 车+端+ 人+卡+内容”一体化的智能云服务平台,为向用户提供多方面的智能网联服务。 

通过智云平台,用户可实现实时查询车辆状态、远程控制空调、寻车、远程解闭锁等控制功能。其次,用户可以获取车辆健康报告、防盗报警等车辆安全健康功能。第三,用户可以享受在线音乐电台、实时路况、在线语音、新闻天气等服务。 

也就是说,长安为用户量身定做的智云平台,极大地加强了用户在智能网联时代的体验。经历了从0到1、从1到N的艰辛历程,现已能覆盖用户用车前到用车后的场景。 

截至2018年,用户数和访问量日益高涨,要求愈来愈严格,原来版本智云平台的支持能力和稳定性成为瓶颈,亟待解决。 

基于此,经过充分分析,并在公司、院两级领导的支持下,2018年8月,智云平台打响了“三大战役”——混合云建设战略大决战,整整持续10个月。 

据悉,2018年8月至2018年11月8日,历时3个月,智能化研究院牵头协调内部和外部共9个部门支撑该阶段工作。 

经过详细论证,前后共组织了70多次会议,制定了4份项目计划,长安汽车完成了主体业务迁移腾讯云,实现用户无感迁移,达到PB数量级车辆相关数据的采集、存储和处理并具备实时动态扩容的能力。所有关键应用的服务器响应在2S之内,能够为用户提供全天候的智能网联服务。 

同时,2019年3月至2019年5月31日,历时2个月,智能化研究院牵头协调内部和外部共13个部门支撑该阶段工作。 

经过100多余次会议,制定了10份项目计划。正式割接时网络层面断网时间不超过5分钟,车联网用户几乎无感知,顺利完成6条混合云专线割接到腾讯云,由原只能支撑10万级车辆接入,上升到支撑百万级网联车车主使用智能网联车服务,让更多的用户能够体验到智能网联服务。

就这样,2019年6月9日,历时5个月,智能化研究院牵头协调内部3个部门支撑该阶段工作,共组织了50多次会议,制定了6份项目计划,完成机房搬迁到GDC,实现用户无感搬迁。 

“整个迁移工作中,项目组制定了’4不影响’的目标:不影响20多万网联车车主使用智能网联车服务,不影响数千家经销商的网联车销售业务,不影响长安网联车产线生产,不影响新能源国标转发。 

为了做到“4不影响”,实现对用户体验的零影响,长安从业务高可用和高安全两方面进行设计,多次与腾讯云架构师、物联网供应商等讨论技术方案,充分利用腾讯云资源;在安全性方面,充分利用腾讯云优势,在主机与网络等方面采用腾讯云多款安全产品进行防护。”蔡春茂说道。 

谈到为什么要把自己的业务陆续都迁移到-云上,蔡春茂解释道,“早期做车联网时候,我们与腾讯就有部分合作,随着混合云业务的推进,我们与腾讯的合作更加深入,还一起成立了梧桐车联,为了更好,更彻底的合作,同时平台的数据不分散,我们决定把云业务整体迁移-云上。”

值得一提的是,2019年4月份长安汽车投资43个亿,占地千亩万人规模长安全球研发中心,正式投入使用,也开启了长安汽车迈向开放共享全球协同的研发4.0。 

长安汽车旨在将注意力集中到软件集成、大数据分析作为新的动力基础,重点突破5G、大数据、云计算以及软件等技术能力,建立大数据运营平台,推进客户、研发、制造、供应、营销等五大领域的智能化升级,实现全球业务数字化管理,提升企业的运营效率,向智能出现领域转型。 

其中,在数据的应用上,长安汽车是从2001年开始实施集中统一的信息化建设,其核心是ERP系统。十多年以来我们积累了海量内部运营数据,但是这些数据怎么转换为内外部融合的大数据、怎么更好地应用到市场客户和产品等进一步提升数据价值方面,一直都有很大的困难。

经过多年探索,长安汽车在整合公司内部BI的基础上、引入了全新的大数据架构,打造了公司统一的大数据平台即CA—DDM。并在统一平台的基础上实现了统一数据并初步形成符合公司特色的统一数据运营的机制,提升了数字化运营效率长安汽车管理创新与IT中心副总经理黄刚指出,通过平台化的建设,我们实现了公司数据文化水平的整体提升。

通过持续不断的强化数据治理,在公司各个业务板块可以发现,所有的东西我们必须用事实和数据说话,用数据讲数据,用案例讲案例,用案例讲观点等。另一方面就是大数据的应用,通过运营大数据,可以对快速感知市场和客户的变化,发现企业经营的问题和痛点并利用数据分析找到更好的解决措施,数据应用的深度和广度均得到较大提升。

在数据应用的效率方面,以前我们可能会用到零星报表并自行加工处理,如今,利用自助分析工具和算法,每时每刻数据都在刷新,整个数据分析效率提升非常快。 

除此之外,长安汽车还与腾讯共建4S新型智慧门店。据悉,腾讯自2018年成立了智慧4S项目组,于2018年11月正式发布“腾讯汽车智慧4S经销解决方案”,帮助车企打通“人-车-店”闭环,充分发挥连接价值,顺畅实现人与人、车与设备、人与服务的互联互通,提升管理效率。 

根据4S店用户流程,腾讯智慧4S解决方案为长安汽车提供了客户进店到离店的全过程数字化服务,并向日常用车服务、二手车交易等用户全生命周期管理延伸。

例如,依托微信公众号、企业微信、移动支付、小程序、广告、云等“数字工具箱”,覆盖从精准引流、小程序预约试驾、到店接待、成交到售后维修、线上CRM、社区分享等各个环节,从售前、售后、用车等环节进行打通。

联姻“开花结果”,打造车联网生态平台

上文我们提过,除了在云服务、智慧4S店等方面合作,长安与腾讯还成立了合作公司-梧桐车联。据悉,梧桐车联注册资金2亿元,专注于在车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等领域打造面向行业的开放平台,为汽车行业提供成熟、完善的车联网整体方案。 

“未来汽车产业的发展,需要传统汽车企业与互联网科技公司一起携手,沉下心来打磨三项基本功:一是网络连接能力,二是数据处理能力,三是安全能力。”谭本宏说道。 

而作为长安汽车与腾讯合作的首款车型,“最会社交的SUV”长安CS35 PLUS则很好的体现了这一点,其搭载腾讯车联智能生态系统——AI in Car,集成了多项腾讯独家的优势资源和服务,实现手机与车机的跨屏互动,让用户充分享受互联网时代精彩纷呈的智能车生活。

“生态车联网有三大发展方向:从‘千人一面’到‘千人千面’;从‘人找服务’到‘服务找人’;以及打通车前/中/后的无缝化体验。腾讯希望通过AI和大数据能力,将腾讯对用户兴趣需求的理解、对场景和空间的理解,与车紧密结合在一起,主动为用户发现和推送服务。”梧桐车联CEO潘家骅说道。 

谈到国内车企数字化转型现状,蔡春茂指出,“整体来说,国内车企对于数字化还是处于有感觉、有方向,但是想不明白、看不明白阶段。传统车企都开始知道数字化、信息化化、上云,拥抱新技术的的重要性,但是他们还没有明确,自己如何做,如何做的好,更有效果。 

“梧桐车联是腾讯和长安汽车共创的生态平台,它不属于长安车联网的全部,也不属于长安汽车的全部,而是在长安整体车联网布局的基础上,构建的生态平台,我们和腾讯进行深度合作,双方把优质资源投放到这个平台上,赋能给汽车同行们。”谭本宏说到。 

同时,谭本宏表示,虽然,长安汽车在数字化转型方面还是走在前列的,踩过不少坑,我们也各种业务都开始上云了,知道通过数据激活存量市场,驱动业务决策,了解消费者需求,但是目前,我们很多业务上的数据还是分散的,搁置在各个业务系统,接下来如何把数据连在一起,是我们接下来要考虑的事情。

关注「锦囊专家」,让数字化转型的新趋势、新技术、新案例变得触手可及!

  • 新闻
  • 案例
  • IT/互联网
  • 汽车
  • CDO
  • CIO
  • IT
  • 大数据

推荐

我要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