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安区域配送中心:搭乘“人工智能”,仓储管理迈入无人化
-
2021-06-30
来源丨腾讯新闻
无人机、无人超市、无人快递车……“无人”领域凭借着人工智能技术快速迭代颠覆了传统的工作模式,承接了原本机械性的工作,不仅带给我们惊喜,也带给我们便利。近日,国网江苏电力淮安区域配送中心——汪廷珍路仓库正式上线,这是一个全自动的无人配送中心,也就是说仓库中的物资出入库作业已全部实现无人化。现在就请各位跟随小编的步伐走进来看一看。
自动化装卸,作业过程无人化
一走进仓库大门,可以看到堆场上两台线缆智能装卸行吊缓急有序的进行着装卸搬运作业。改进后的智能线缆装卸行吊,实现了性能再提升,大幅提高作业效率,并且装卸过程无需人工干预,规避人员作业风险。
再走到室外变压器自动装卸区,首创研发的变压器智能装卸吊,解决了车板到地面最后一米的自动化装卸难题。并且,该设备突破场地限制,不惧日晒雨淋,实现装卸安全和效率的新突破。
以上两种设备均运用了智能视觉识别技术,相当于给这些机器人安装了“眼睛”,实现对物资轮廓的精准识别分析,寻找最优取货点,破解电力非标、重载类物资的“卡脖子”技术难题,实现了线缆类、变压器类物资的自动化装卸以及无人化作业。
组合式应用,物资存储更合理
在室内自动化无人仓库区,针对目前市场上主流的“横梁式货架+平衡重式无人作业叉车”作业模式存储量较低的问题,创新应用“贯通式货架+平衡重式无人作业叉车”进行自动上下架作业,仓库空间利用率可提升至80%。
可视化存储,物资信息更精确
仓储管理一般通过“帐、卡、物”三个维度对物资进行管控,传统的“卡”一般使用纸质卡片,在区域配送中心这样物资进出频繁的周转库中,物料卡片更新频繁,该项工作耗时耗力。现库内采用电子墨水标签取代纸质卡片,运用先进物联网技术,卡片内容与物资系统无缝衔接,减少了仓储工作量,降低了物资管理成本,提高了现场物资盘点、查询等工作效率。
智能化盘点,库内管理更精准
物资盘点作为仓储管理中的一项重要工作,一直以来也是仓储管理中的难点所在。如今,利用平衡重式无人作业叉车上所加装的高清摄像头组,基于大规模库内物资数据识别训练,对作业前后物资及货位轮廓、角度进行分析比较,即可自动识别并智能判定物资是否移动或在库。并且可随时开展盘点工作,无需人工干预,将原本耗时、耗事、耗力的盘点作业变得轻轻松松。
数字化仓储,物资管理显智慧
在服务大厅内部通过设置多维光电交互平台,供应商/项目单位人员只需挥动手臂或者拨动手指即可实现“翻阅”书籍,动态查询流程进度,快速找到查阅内容。
通过在二楼设置日常业务管理终端,与仓库实际管理和7S现场看板管理制度相结合,实现仓库管理、业务管理、人员管理的可视化,管理人员可实时掌控管理情况及信息,有效提升数字化管理水平。
淮安区域配送中心改造工作是国网淮安供电公司在智能化仓储方面的一次大胆创新,其自动化、智能化设备覆盖率达到100%,实现了物流全流程自动化作业。今后,淮安区域配送中心还将不断探索,为国网公司建设“具有中国特色国际领先的能源互联网企业”战略目标贡献力量!
- 新闻
- IT/互联网
- 交通物流
- CIO
- CDO
- IT
- 人工智能
推荐
我要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