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特克加速生态布局,挖掘中国工程建设数字化转型需求

  • 2021-08-16

  • 来源:

来源丨界面

老牌建筑工程软件公司欧特克正加速中国地区生态建设,满足行业数字化需求,补足应用短板。

“在国内我们最大的挑战是,产品有很好的标准化、开放的数据接口,但是已经承载的一些功能不能100%去满足今天不同行业、不同专业领域具体的应用场景需求。”近日,欧特克中华区总经理李邵建对界面新闻记者称,欧特克需要与真正了解客户需求、痛点的技术伙伴合作,继而提供完整解决方案。

在7月底举办的第七届工程建设行业互联网大会上,来自不同行业的多家企业就工程建设行业数字化转型进行了讨论交流。李邵建在论坛上表示,在理解行业数字化的三个重要趋势,即数据互联,自动化以及基于数据的业务洞察基础上,欧特克和从业者面临着如何有效发掘数据价值,以更好地营造工程品质,并迭代优化工程产品新命题。

李邵建继续称,工程领域数字化技术的发展已经走过了二维数字化,并且从单一的三维模型应用走向了集成式应用。同时,行业正迈向一个通用数据环境下的互联BIM时代。未来,技术的发展也必然会朝着数字孪生、大数据下的自动化和智慧化的方向前进。

欧特克提出“未来劳动力”倡议,认为日趋城市化的全球人口需求,迫切需要利用自动化技术来应对眼前和长期的挑战。据欧特克介绍,目前已在客户、社区和员工层面进行切入和投资。

欧特克也在加速布局行业数字生态,2021年首期面向工程建设行业企业开放,成员包括陕西思地三维、福建晨曦、芥子数据、上海秉匠等公司。多位企业负责人向界面新闻记者表示,技术在应用的过程中和行业相互交融,也会促进技术边界快速前推,不论是否数字化,每个传统企业在其各自行业都有经验积累,并结合实际进行实践。

陕西思地三维CTO蔡杨举例称,思地三维正利用空间数据完成矿区的自动驾驶落地,其目标是以工程类高精地图服务为切入点,为矿区提供整套数字化解决方案,节省成本。以前一台矿车每天需要3-4个驾驶员进行3-4轮倒班,每个驾驶员的年薪是20-30万元不等,这样算起来,一台车每年的人力成本就是100-120万元。而自动驾驶改造是一次性的设备投入,改造费用大概需要50万元,运营一年左右就可以回本、并开始盈利。对于传统行业,数字化最终还是要解决降低成本、提高效率的问题。

上海秉匠科技创始人夏海兵则认为,不同行业发育的方式不一样,行业的基础设施的支撑、标准就不一样。在建筑行业数字化推进过程中,人才素质、行业政策和产业整体技术水准将成为重要基础,任何一个短板都将导致数字化推进的停滞。因此需要行业巨头、初创公司合力推进。

作为工程软件巨头,欧特克近年来正尝试多项收购以完善整合旗下工程和制造业务。2020年11月,欧特克以2.4亿美元收购Spacemaker,后者通过云计算和人工智能技术提供城市及建筑地块的规划、设计和相关分析服务。它将为城市化和可持续发展提供数据驱动的机器学习超能力。2021年,欧特克试图溢价约40亿美元收购澳大利亚软件公司Altium,将Altium的电子设计软件与旗下工程和制造软件平台整合,但最终遭到拒绝。

  • 新闻
  • IT/互联网
  • CIO
  • CDO
  • IT
  • 数字化

推荐

    我要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