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牛CDO张决:组织变革下的“再创一个新蒙牛”

  • 2021-12-09

  • 来源:

成为CDO,一切都变了

一位温婉的女士在升任CDO不满365天里,会有什么蜕变?

目前,她在同事心目中的印象成了:一个挑起“争端”的人,一个人小胆大的“异类”,一个不想靠业务部门“养活”的独立女性……

她叫张决,是蒙牛史上第一位CDO。

“Title的改变是在今年的二、三月份,我记不太清了。”

“从CIO到CDO,你感受到最大的不同是什么?”

“CDO,真的需要体力啊。蒙牛人都是极为认真的,每次的数字化共创会他们就在现场吵得不可开交,晚上九、十点钟能结束就谢天谢地了。”

关于争吵的起源,还要从去年10月份一个名为TMO的虚拟组成立说起。它由蒙牛集团总裁卢敏放亲自挂帅,高级副总裁高飞任执行主席,张决是主任,成员则全部由各事业部的市场总监、销售总监、研发总监以及生产总监、HR总监和财务总监等人组成。

在蒙牛内部,这个组织代表着集团将数字化转型放到了极为重要的位置上。

每半个月,这群人就要聚到一起“吵架”,他们争论的焦点永远离不开:自上而下让蒙牛来一次彻底的数字化转型。

“在此之前,蒙牛已经有一些数字化建设了,但如果只有数字化建设它就不叫转型,整个蒙牛的全部原有业务都要用数字化的方式再做一遍。”发表此言论的,正是引起会议里“火山爆发”的头号人物——张决。

她的工作不仅仅是挑起“争端”,更重要的是鼓动大家一起为数字化转型做顶层设计。这给刚成立不久的TMO小组就带来了不小的挑战——在“保守派”与“激进派”交织,各年龄层理解差异的共同作用下,如何拉齐认知?

张决在平衡,但她似乎更有意带大家“重返学生时代”。他们统一把《贝佐斯的数字帝国》当作共同研读的“课本”,一起组团去阿里巴巴,也心怀理想试着去勾勒蒙牛的数字化未来……

终于在三轮共创会之后,这群“同窗”真正拉齐认知了。

数字科创部应运而生

一切都是顺其自然的。

就在高管层拉齐认知的同时,张决所负责的信息科技部也迎来了大变革。部门的名字改为“数字科创部”,职能也从IT(信息科技Information Technology)转换为DT(数据科技Data Technology)。

这次转变,对张决团队而言是一次全面的升级。

在大众眼里,提到IT他们的第一个直觉是修电脑的,第二反应是运维系统的,第三是做类似于SAP后端系统开发、实施、找项目团队干活的。而数字科创部职能的升级,正在打破传统认知里夹杂着“误解”与“不重视”的尴尬。

张决说:“我们正在从原来的稳态组织,变成敏态组织。”这个部门不仅有开发人员,有算法人员,还有了更敏锐的新产品经理们。

“产品经理的角色,代表着我们要和业务部门共同去创造一些产品出来。”她详细描述着新产品经理工作的全流程。大致是:在跟业务的沟通过程中,了解业务部门的迫切需求点;设计这个产品的原型,做PRD流程设计;交到开发部和算法部进行开发……

不难看出,数字科创部的敏态,是从“人的敏态”开始的。

只有“既懂数字化,又懂业务”的复合型人才,才是团队需要的。这群人不仅是走入一线的需求收集者,更是捕捉变化的敏锐判断者。他们要带着“先见之明”去跟业务团队共创需求、共创产品,也要回过头来与开发、算法解读产品原型、流程PRD是什么样。 不止于此,数字化人才还应该是整个蒙牛的标配。

“未来,蒙牛有数字化能力的人应该占足总人数的1/3。”高飞曾这样强调过。如果以蒙牛4万名员工的数量计算,应该有1.2万多人具备这种数字化能力。甚至,从表面看上去你不知道他是IT部门的人,还是业务部门的人,但这群人讲起IT、讲起业务都特牛。

蒙牛要对数字化人才敞开怀抱。张决也这样畅想过,但曾经她这个“数字化人才”也吃过闭门羹。

“这种战略会跟你们没太有关系。”

“等我们需要建系统的时候再找你。”

终于在一次高管会上,张决忍不住发了狠话:

未来,每一个业务行动都要有我!一定是这样的!

迎来第一个内部大客户

就在高管层拉齐认知、数字科创部实现升级的同时,并线工作的TMO虚拟组也并没有停下脚步。成员们在梳理完“三浪齐发”蓝图,诞生了愿景、成功图像之后,又萌生了“找一个事业部做试点”的念头。

是找一个小的事业部去做?还是找一个大的事业部去试水?一时间,众说纷纭。小事业部的试错成本低,但即便成功了也未必可复制;大事业部的可复制性高,但试错成本也高……

讨论到最后,就变成了放手一搏。

TMO组决定从集团最大的事业部——常温事业部开始试点,张决团队也迎来了第一个内部大客户。

此后的场景,她至今还清楚记得。在接连几轮的常温事业部共创会中,随着讨论的愈加深入,与会人数也在成倍激增。这是关乎他们未来“干什么”“怎么干”的大事儿,没有人不关心。等进入具体的转型讨论时,会议室里已经足足塞进了六、七十人,比之前翻了一倍还多。

终于在来年的6月7、8、9号高考三天,张决与常温事业部上交了他们的数字化转型“高考答卷”。

“这个时间点,是一个里程碑了。” 张决在骄傲中不经意松了一口气。这段时间她背负了太多的压力,是这份答卷给了她一些舒缓的空隙。答卷里不仅完整包含了业务转型的三大战役、IT配套的两大战役、财务和人力的两大战役,还有成功图像、责任人、考核指标……

在张决眼中,这是一份合格的“顶层设计”。

单单那份考核指标手册,就有20多页。

“它是一个很好的工作宝典。现在整稿只有20多页,将来我可能一个事情就要20多页。”

“用数字化的方式来考核,一定是要考核那些具体的指标。当指标设计得足够细致时,其实就是在教大家怎么去工作。”张决继续补充着。

转型工作的顺利开展,有赖于蒙牛自上而下的支持。

曾有人问张决,你遇到过阻力吗?“真的没有”,她回答的毫不迟疑。“你知道吗?我总能感受到,在我背后有一个推波助澜的人,他一直在我后头举着鞭子,赶着我往前走。”

“他经常在高管会上说我,你们太慢了,你们的人太少了,你不能老招这么‘便宜’的人……”这个帮张决向前冲的人,是常温事业部的负责人高飞。

忙完常温事业部的顶层设计之后,卢敏放又发话了,更多事业部也要抓紧展开。有部门似乎看到了常温事业部的“甜头”,着急着想要直接上手改革,却被卢敏放叫停了,“你不要不做顶层设计,就盲目数字化。”

然后,又转头看向张决。

张决知道,接下来她要把在常温那儿干的体力活儿,再到每个事业部干一遍。

边花钱,边赚钱,边创造

2006年,当贝佐斯决定把利润持续投入到亚马逊云计算事业部时,他几乎是将亚马逊推向了长期亏损的悬崖边上,所有的投资人都在质疑他的商业眼光和能力。

2020年,当蒙牛决定全面数字化转型时,卢敏放却做出了比贝佐斯更严苛的决定:蒙牛各事业部必须进行全方位数字化转型的投入,但业务的收益也不能牺牲。不仅如此,各业务自行在数字化上投钱,但具体怎么实施决定权在“数字科创部”手里。

连张决都表示这个决定“不讲理”。

但她与各业务间的并肩合作,一秒都没有停过。

人才不够用,他们就采购“外脑”。在张决看来,市面上没有一款现成的系统能完全契合蒙牛的需求,要把数字化能力作为集团的核心就一定要有“自有力量”。于是,他们决定在开放一部分招聘名额的同时,通过外包“大脑”的形式与蒙牛技术团队的协同作战,来完成个性化系统的开发。

创新不满足,他们就开启“牛客松”大赛。面向数智化领域个人或团队,征集能够运用人工智能、云计算、物联网等数字化技术手段,提出新零售、智慧牧场、大健康等方向的解决方案。

现金流要精准把控,他们就自主开发专利系统。这个专利系统可以自动算出蒙牛每个月应该准备多少现金,用于支付当月的应付款项。改变财务原本凭经验、靠人力的计算。目前,这个算法的准确率已经达到了95%以上,可以有效降低管理成本。

铺货要避免积压,他们就开发精准下单算法。有时KA客户下单时,他们自己并不能准确的知道到底需要多少货。往往就是根据经验下一个单子,但如果下单量太多,会造成严重积压。于是,张决团队就根据他们历年的订单做计划,并建立模型自动算出各个KA客户合理的下单量。

传统电商渠道成本高昂,他们就开发小程序商城探索私域流量。为配合各家传统电商对配送的硬核要求,提前在城市仓铺货给蒙牛带来了高昂的物流成本。要如何降低物流成本,并提升配送效率呢?蒙牛的做法是搭建产品的小程序商城,用户下单后直接通过蒙牛销售门店配送,更高效的解决“最后一公里”难题。

就这样,蒙牛各业务的数字化需求层出不穷。如果用一句话来总结,那就是“一切业务数据化和一切数据业务化”。

它的第一层含义就是蒙牛在“一切业务数字化”这件事情上,“四个在线”依然是坚持方向;

它的另一层含义则是“一切数据业务化”,就是当蒙牛完整的产业链的数据全部在线化之后,可以用这些海量的数据做分析,同时这些数据将通过算法直接自动做出决策。

如今这项庞大的工程,已经大到连张决都不知道多少年能完成。但转念又一想,数字化本身就是一个需要反复迭代、不断前进的技术,它永远都干不完。

新蒙牛的异想天开

在中国乳业的圈子里,第一名只有一个,第二名也是。甚至从蒙牛创立之初,它就一直以“争创内蒙古第二品牌”的谦卑姿态示人。

如今,蒙牛却开启了一个更大的破圈故事,名叫《再创一个新蒙牛》。

“最简单的理解,就是五年内蒙牛的销售收入和利润翻番,市值翻番。”但背后张决还透露了蒙牛更大的野心,那就是蒙牛的“FIRST模型”。

未来,蒙牛首先要成为消费者的First Choice,这是F的真正含义。一提到乳制品,消费者首先想到的是蒙牛;一提到营养健康品,消费者首先想到的还是蒙牛,而技术将赋予蒙牛拓宽边界的能力,把蒙牛拓展为一个营养健康相关的产品+服务平台;

FIRST的第二个含义叫International,它代表着未来的蒙牛应该是个国际化的品牌;

FIRST的第三个含义叫Responsibility,它是指蒙牛是一个可持续发展的公司,比如蒙牛的包装是可持续的、产品中的成分是低糖、低脂、健康的,它代表着蒙牛的社会责任担当,如集团的公益事业等等;

FIRST的第四个含义叫Spirit,它是包含着蒙牛愿景、使命、价值观的文化基因;

FIRST的最后一个含义叫Technology,它其实就代表着张决团队与各业务部门在数字化、智能化等方面的技术创新。

在这个FIRST模型中,张决最喜欢蒙牛价值观中的一条——异想才能天开。因为在这个看起来有些荒诞的价值观后面,紧跟着一段描述:拥抱变化、不惧困难、勇于担当、欣赏另类……

这几句好像说进了张决的心坎里,因为她自己就是那个力挺“欣赏另类”的另类。

而在激进中发展的新蒙牛,也正试图通过“数字化转型”突破中国乳业第二的地位。在数字化的支撑下,人才转型、业务转型、商业模式升级甚至商业版图的拓展……正一步步从异想天开中走向现实。

这让“新蒙牛”,不止是一个迷人故事。

  • 新闻
  • 食品饮料
  • IT/互联网
  • CIO
  • CDO
  • IT
  • 数字化

推荐

我要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