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丽婵:如何用Social的方式做一堂营销课程
-
班丽婵
-
2016-08-12
近期我一直在做一个试验,想用社会化的方式做一个培训,就拿我们一直在推的B2B营销课程举例吧。
两个多月的筹备时间,十几位优质师资,关键这个课程还不便宜。
我们正在做这个试验,希望用一些创新的方式来运作。
一、首先,要找到一个市场切入点
我们的团队一直有个心结,做了几百次培训和CMO Workshop,每次结束时一定有人会问:你们分享了这么多案例,像可口可乐昵称瓶、杜蕾斯这些,但不定适合B2B企业,能不能告诉我B2B营销该怎么做?
反正每次都被老师蒙混过去了,但的确在这个领域并没有很深的理论体系和系统案例。
但这个市场巨大,而且是在悄悄赚钱,从医疗设备、IT信息技术、化工、到建筑、重工等领域,对了还有最火的企业级应用、甚至营销公司都是需要B2B营销。这是一个很大却经常被人忽视的市场。
我常常在想,CMO训练营能为B2B领域的企业做点啥。
二、其次,我要找到志同道合的人,价值观不是虚的。
正在这时,原宣亚集团高级副总裁陈志杰,正好去了一个B2B上市企业当CMO,他深知作为B2B里的营销人员,工作基本无章可寻,常常处于不被CEO认可的境地。
那时,我正好在刚创业,他跟我说想做一个B2B营销的高级研修班,能不能一起联手。
我深知,当今的时代,一定是发挥人的价值和虚拟联合的时代,我马上同意,但要求是“你必须当B2B项目的架构师”。他很痛快地答应了,我们还给这个项目起了一个很好玩的名字,叫“B2B帮帮堂”。
这样就有了我们的第一期B2B帮帮堂高级研修班。
我们达成了协定,第一期不需要挣钱,先把真正需要的人找出来,做一个B2B人知识共享的平台。
我们花了两个多月的时间,一起甄选了国内最顶级的B2B营销的专家,找出了原来GE的品牌与传播总监李国威、蓝标副总裁陈阳、亚信CMO杨嘉伟、施耐德公关事务总监许屾、原当当CTO,专注于大数据获取销售线索九枝兰的COO傅强这样的15位B2B领域的顶级专家,还有国外的顾问来助阵。
这些专家每个人都至少有15年营销经验,而且乐于分享,喜欢帮助大家。
三、通过线上筛选,寻找精准人群
其实做这个B2B的课程最重要的是要精准,如何精准的找到这群人是最大的问题。
我们没有十几个人的销售团队,那怎么办。
但我们有一个拳头产品叫《CMO私房话》每周四晚上20:00-21:00准时开讲,现在做了十几期,影响了上万人,那我就专门做几期讲B2B的,目的当然不是卖课,而是找到这群人,口碑是最重要的。
做什么事都不能忘了初心。
我们还制定了详细的B2B课程营销计划,什么时候做大幅海报、H5、个人海报,宣传文案都一一落地。
我们当然也拜托各位专家和B2B的大咖来转发我们的信息。
很快,就找到了这批人,然后我们就开始定向推送我们精心研发的课程,他们也欣然接受。
虽然我们做不到几百人的规模,但能够把活动做得有声有色,还能稍有盈余,也还是让人欣慰的。
四、用众筹的心态去做课程试验
我跟老师们都不是很急,水到才需要渠成,反正也不指着赚大钱,就是希望挖掘出更多的优质内容,有专属的交流平台就可以了。
如果一件事做得很费劲,就会有问题,一定要顺势而为,招不够人可以延期,或是修改产品再试验市场。
没有人买单的产品不是好产品,但像培训这样的好产品是试出来的。
就用众筹的心态去做课程,你就会觉得很有轻松,因为你相信市场有一股暗流涌动,如果你能够摸到它的脉搏。
反正是众筹,所以你最主要的是琢磨怎么样发挥大家的,尤其是社会人士的力量,一定不是自己定下一个目标,就要去拼死实现。
我们未来会多尝试这样的试验,也希望各位能够给我们多提供弹药,但市场变化太快,可能你刚试出来的东西,过三个月又不行了。那怎么办?
但无论如何,你可以感受到其中的辛苦和刺激,有人说像我们这种创业者的生活方式很拉风,我忽然想起了小时候坐在摩托车后排的感觉,超爽的,但的确没有现在那么累。
文章转载自微信公众号「 班丽婵 陈庆」
- 案例
- 农业
- 采矿
- 制造
- 食品饮料
- 烟草
- 鞋服纺织
- 家居家具
- 化工
- 钢铁
- 机械装备
- 汽车
- 能源化工
- 建筑
- 批发零售
- 交通物流
- 住宿餐饮
- IT/互联网
- 通信
- 软件信息
推荐

班丽婵
CMO训练营
创始人
CMO训练营 创始人
资深品牌营销人,15年品牌营销、媒体从业经验,一直专注品牌营销、事件營销、社群營销。前蓝色光标事业部总经理,活动树运营、市场部总经理,品牌训练营创始人。
我要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