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挖税收大数据“富矿” 高质量服务经济发展

  • 2022-01-15

  • 来源:国家税务总局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信息是国家治理的重要依据。要以信息化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中办、国办《关于进一步深化税收征管改革的意见》明确,全面推进税收征管数字化升级和智能化改造,加快推进智慧税务建设,深化税收大数据共享应用。

2021年以来,全国税务系统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认真落实《意见》要求,持续深挖税收大数据“金山银矿”,深入推进精确执法、精细服务、精准监管、精诚共治,不断强化税收大数据在经济运行研判和社会管理等领域的深层次应用,高质量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大局,取得一系列积极成效。

盘活数据资源优惠政策直达快享

2021年,国家先后出台提高制造业企业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比例、提高小规模纳税人增值税起征点等税收优惠政策,为需要帮扶的重点行业、领域企业“爬坡过坎”增添动力。如何又快又准地把税收优惠政策送到纳税人缴费人手中?税务部门深化税收大数据共享应用,深度盘活税收大数据资源,及时锁定税收优惠政策适用对象,让纳税人应知尽知;同时精准筛选出没有及时享受到优惠政策的纳税人,确保纳税人应享尽享。

图为国家税务总局济南市税务局依托税收大数据分析平台,为纳税人提供“一户一策”精准税收分析,帮助纳税人梳理涉税风险点,更好服务市场主体发展。陈敏毓/摄

——数据精准定位,绘制政策落实“导向图”。

扫描数据、交叉比对、锁定疑点、辅导享受……各地税务部门充分挖掘税收大数据价值,绘制政策落实“导向图”,将服务需求精准导航到企业,确保税费优惠政策红利直达市场主体。

2021年以来,税务总局利用大数据精准识别优惠政策适用纳税人,减少各省自行筛选扫描的中间环节,促进了减税降费政策精准有效落实到位。据统计,自2021年2月“精准推送”数据服务接口上线以来,国家税务总局累计推送数十批发布单,各省局调用接口服务百万余次,惠及5亿余户次纳税人。

——简化涉税流程,畅通办税服务“高速路”。

优惠政策的精准落实、办税服务的方便快捷,既展示了技术,更体现了态度。税务部门的走心、用心之举,最大限度地释放了政策的诚意,受到纳税人的认可和欢迎。

依托信息技术和税收大数据,税务部门大力推行并不断拓展“非接触式”办税缴费范围。目前,90%的涉税事项、99%的纳税申报业务都可网上办、线上办、掌上办,基本实现了“服务不见面,时刻都在线”。

发挥数据优势畅通产业链供应链

税收大数据具有覆盖经济领域全、反映经济活动快、数据颗粒度细、记载经济活动准等特点。税务部门充分利用大数据优势,加强数据共享,拓展数据应用领域,畅通产业链供应链,为服务政府部门决策和市场主体发展释放更强劲能量。

图为国家税务总局深圳市光明区税务局干部就产业分析数据进行讨论。于鸣晓/摄

——对接产业链条,搭建企业发展“风雨桥”。

各地税务部门在依法保护纳税人的商业秘密和尊重市场规则的前提下,及时收集企业在原材料采购等方面遇到的困难,利用税收大数据为企业“牵线搭桥”,实现更加精准的税收服务。

——实现数据共享,织就智慧税务“一张网”。

如今,数据“通”已逐步代替群众“跑”。税收大数据的联通共享打破了部门间的“信息壁垒”,群众不需要再用腿“跑部门”,取而代之的是大数据平台上的部门内部协调,办事效率大幅提升。

通过税收大数据协调共享,税务部门与政府其他职能部门、社会各行业信息沟通更加紧密,形成更大的社会治理合力,达到了“1+1>2”的效果。

“税收征管首先是税务部门的事,但又不是税务部门一家的事。统筹协调税务部门与涉税各方主体力量,构建起党政领导、税务主责、部门合作、社会协同和公众参与的税收共治大格局,意义十分重大。”全国政协常委、中国税务学会副会长张连起表示。

释放数据效能营造公平竞争环境

搭建“数据超市”、建设智能风控平台、海量数据为企业精准“画像”……如今,税收领域的“科技范儿”越来越浓。2021年以来,税务部门充分运用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现代信息技术,着力推进内外部涉税数据汇聚联通、线上线下有机贯通,驱动税务执法、服务、监管制度创新和业务变革,为税收改革发展提供了重要支撑。

图为国家税务总局慈溪市税务局干部深挖税收大数据价值,分析全市经济增速情况,更好地服务市场主体。

——深化数据应用,税收治理水平“再提升”。

自动“算税”只是数字化驱动税收征管方式持续变革的一个缩影。如今,一道道数据技术应用难题被攻克,税收征管正在向“以数治税”时期迈进,发挥数据赋能对提升税收治理水平的乘数效应。

税务总局已建成自然人税收服务管理新应用——自然人电子税务局(个税APP),推动自然人税费治理向数字化方向迈进。2020年度汇算期间,个税APP支撑了单日最高登录4000多万人次的业务办理场景,全面保障了个人所得税改革的平稳有序落地。截至目前,个人所得税主要的涉税业务97%都可全程在网上办理,真正减轻了办税负担。

2021年以来,税务部门不断深化税收大数据应用,服务税收改革发展大局。运用大数据技术,持续丰富自然人“一人式”税收档案,全面汇集自然人涉税信息,为综合所得申报纳税提供数据支撑;运用互联网技术,搭建了与海量自然人纳税人的高效触达渠道,尤其通过个税APP实现了自然人纳税人个税主要高频业务的掌上办理;运用人工智能技术,实现了线上征纳互动和数据智能服务,优化完善实名认证登录、申报预填服务、智能退税审核、在线征纳互动等一系列服务创新,进一步提高了征管效率、降低了征纳成本。

——实施精准监管,力求“以数治税”“零风险”。

2021年以来,税务总局以“数据+规则”和“信用+风险”两大核心理念为基础,共向各省局开放数百个数据服务接口,促进数据在全国税务系统共享流动。同时,各省局积极探索数据服务应用方向,打造智慧式税务管理和纳税人跨省办税体验,取得一系列成果。如在助力区域经济发展方面,各地共实现各类收入增收数十亿元;在强化风险管理、实现精准监管方面,各地精准识别分析风险纳税人,落实分级分类风险处置;在提升纳税服务水平、实现精细服务方面,共服务纳税人办理各类涉税事项或推送各类服务信息7000余万次。

强化以税咨政打造税收分析品牌

经济冷暖“税”先知。全国税务系统持续深挖税收大数据价值,税收经济分析产品越来越得到各级党委政府和社会各界的关注和认可,在服务微观市场主体、服务经济社会发展、服务国家宏观决策中的作用日益彰显。

图为国家税务总局西安市税务局干部正在进行数据分析,为精准落实税收政策、服务政府决策提供客观准确依据。李鑫/摄

——做精“常规产品”,唱响以税咨政“好声音”。

2021年,税务部门持续强化“保品牌”“创品牌”的责任担当,聚焦经济运行中的热点、重点、焦点问题,进一步发挥税收大数据优势,持续做精“常规分析产品”:聚焦经济形势变动,按月开展宏观经济税收分析,增强对宏观经济形势研判的预见性和敏感性;聚焦政策落实效应,开展“十三五”时期减税降费成效分析,全面系统地反映政策落实效果;聚焦新发展理念,紧跟形势变化,开展科技创新、数字经济、清洁能源、乡村振兴等分析,与时俱进打造分析产品。

凭借对经济运行信息的及时反映、准确分析,税收大数据在服务政府科学决策方面已形成独特优势。一份份数据扎实、分析有力的报告,成为服务大局、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

——强化“重磅产品”,绘制经济运行“晴雨表”。

税务总局进一步优化分析指标,不断完善分析体系,持续打造“重磅分析产品”。例如,聚焦民营经济开展民营企业生产经营情况分析,聚焦新疆棉花生产开展产业分析,聚焦宏观经济态势变动开展大宗商品价格变动分析,积极回应党中央、国务院领导关切;深入探索研究税收数据与宏观经济指标之间的关系,利用税收数据推算并预测GDP增速,预测准确率持续提升。

进一步盘活数据资源、挖掘数据价值、拓展数据应用,各地税务部门不断探索“以数治税”的新路径、新渠道。

据初步统计,2021年,税务总局围绕新发展理念、减税降费效应、经济运行等党中央、国务院关注的重点,上报分析报告近120篇,省、市、县级税务局向地方党委政府报送税收经济分析报告12000余篇,获各级党政领导批示5000余篇。

大数据蕴含着大机遇、驱动着大未来。“中国智慧税务建设蓝图已经绘就。”税务总局党委书记、局长王军表示,税务部门力争经过5年左右的努力,基本建成以税收大数据为驱动力的智慧税务,实现从经验式执法向科学精确执法转变,从无差别服务向精细化、智能化、个性化服务转变,从“以票管税”向“以数治税”分类精准监管转变,全方位提高税务执法、服务、监管能力,更好营造公平竞争的税收环境。

可以预见,税务部门上下联动,将更加精准对接纳税人需求和经济高质量发展,把税收大数据的“金山银矿”转化为企业的发展动力,税收数据的质量将越来越高,数据分析的成果将在越来越多的领域显现。税收大数据应用必将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中展现出更大作为。

  • 金融
  • IT/互联网
  • CIO
  • CDO
  • CFO
  • IT
  • 战略
  • 数字化

推荐

    我要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