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扶贫基金会贾坤:智慧办公让公益更高效
-
贾坤
-
2022-04-08
3月31日下午,由中国软件行业协会信息主管(CIO)分会、锦囊专家、首席数字官联合主办的应时之“技”数字化前沿技术应用沙龙系列活动第一期圆满结束。
中国扶贫基金会信息技术部主任贾坤在会上围绕“突破界限,激发智慧办公新可能”分享了公益组织数字化转型的路径。
中国扶贫基金会简介
中国扶贫基金会,成立于1989年,是在民政部注册、由农业农村部主管的全国性公益组织。2016年9月, 被民政部首批认定为具有公开募捐资格的慈善组织。 33年来,中国扶贫基金会通过良好的内部治理、项目管理和社会绩效得到了公众的广泛认同,社会影响力不 断提高,已经成为中国扶贫和乡村发展领域规模最大、最具影响力的公益组织之一。
协作痛点
1.服务效率
如:汶川地震期间,捐赠方式主要是银行捐赠和线下捐赠为主,内部流程大部分也是线下处理,2、3万张发票从接受捐赠、数据统计、手写发票、盖章、核对一直到捐赠票据寄送到捐赠人,就耗时2个多月时间。
2.信息透明
如:每一笔捐赠要进行公示。
3.协作效率
如:员工分散在国内以及多个国家,内部协作流程效率低,且很难分析哪个节点协作效率低
数字化探索历程
2009年是基金会数字化探索历程的关键节点。从2009年开始,基金会启动了整体信息化规划和评估,进行流程梳理,找到业务与组织协作痛点,随后实现财务业务一体化。2016年起,基金会开始利用OA系统解决业务痛点。
疫情下的新常态
协作流程全部在线
随着疫情的常态化,随时居家办公也成了新常态,除项目实地工作影响较大,每年两万多在线流程的运行确保工作有序展开;
监控协作效率,确保资金高效使用
为解决协作效率低的问题,扶贫基金会利用OA系统监控协作效率,找出哪个节点效率低、哪个人效率低;审批岗位设立排行榜,要求一日两登录进行审核。关键业务节点也根据合理的数据设定阈值,确保效率。
高效人力服务
扶贫基金会的员工入、离职流程都在线上进行,也实现了学习线上化(人力系统由北森人力云捐赠,在线学习系统由云学堂捐赠)。
自动化技术
扶贫基金会在2021年接收的捐赠笔数达到了21.46亿,如此海量的业务必须有自动化技术支撑运行。
办公体验的提升
一体化协同办公
为了降低业务成本,基金会将多个APP、多个PC网址、多套用户体系全部集成到钉钉中,提高了工作效率和审批效率,实现了协同办公。
机器人赋能
利用机器人展现系统知识,提高服务水平;进行业务监控,随时预警;支持业务数据快速查询,提升客户满意度。
低代码快速赋能业务
解决了基本协作问题,又有新的问题出现:
一次性、短期、规模较小的项目如果都去开发项目管理系统进行支撑,无论时间和成本都是无法接受的,但又要保证项目执行的品质且高效,基金会目前正开展低代码技术的学习,让最了解业务的同学逐步尝试自己搭建所需的业务系统,逐步做到核心流程的支持。(低代码由阿里云捐赠钉钉宜搭产品,码上公益团队助力低代码的搭建)
中国扶贫基金会持续在进行公益行业数字化探索,逐步总结了一些经验,但公益行业的整体数字化水平依然落后于其他行业,公益数字化人才也是缺失严重。希望公益行业与其他行业经常交流互鉴,不断推进数字化进程,让人人都能便捷参与公益,共建公益。
- CIO
- 观点
- 案例
- 推荐
- 新闻
- 金融
- 基金
- 行政
- 公益
- 中国扶贫基金会
- 智慧办公
- 乡村振兴
- 低代码
推荐
我要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