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银副行长张文武:规划指引,数字启航,以数字化转型迈向高质量未来

  • 2022-04-24

  • 来源:金融电子化

当前,数字经济蓬勃发展,加速成为继农业经济、工业经济之后的新经济形态。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数字经济发展速度之快、辐射范围之广、影响程度之深前所未有,正在成为重组全球要素资源、重塑全球经济结构、改变全球竞争格局的关键力量。银行业数字化转型是建设“数字中国”,向上服务国家宏观经济治理,向下服务微观市场主体的必然选择,也是推动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融合发展的责任担当。在此背景下,人民银行积极顺应数字经济发展趋势,印发了《金融科技发展规划(2022-2025年)》,将“数字驱动”作为发展要求,提出“强化金融创新的科技武装、数据加持,加快金融数字化转型步伐”,并明确了金融数字化转型的总体思路、发展目标、重点任务和实施保障,有力指导和推进金融数字化转型步伐。

 

中国工商银行一以贯之坚持数字化发展,率先实现了数据大集中、“两地三中心”等重大科技创新突破,全面引领数字技术推动业务发展的数字化1.0。随着人工智能、大数据、区块链为代表的新技术井喷式发展,工行敏锐把握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趋势超前布局,以新生态重塑业务架构、以新技术推动IT架构转型,打造了第五代全分布式开放生态银行系统(ECOS)并荣获人民银行金融科技发展奖特等奖,同业中首家通过数据管理能力成熟度最高级别评定(5级),率先迈入数字化引领全面变革的数字化2.0。面向国家赋予金融业“加快数字化转型”的新使命,工商银行全面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数字经济和数字中国建设要求,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聚焦数字化实施“数字生态、数字资产、数字技术、数字基建、数字基因”五维布局,发布了数字化品牌“数字工行(D-ICBC)”,在数字化转型棋局中走出了具有工行鲜明特色、行业示范效应的“先手棋”。

 

做活数字生态运营 谱写金融为民的美好乐章

新阶段金融科技发展规划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指导思想,引导金融业聚焦金融为民全面推进金融高质量发展。工商银行始终坚持服务实体经济的初心使命,致力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将服务实体经济和人民群众需要作为数字工行的主线,积极构建数字生态新范式,重塑智能高效的服务流程、搭建多元融通的服务渠道,不断增强人民群众高质量金融服务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真正实现科技造福于民、智慧惠及于民。

 

一是惠企,切实服务实体经济需要。工商银行持续拓展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深度和广度,建设智慧产业生态,与龙头企业紧密合作,积极赋能规划设计客户场景综合服务方案,结合大型企业供应链场景,打造聚链、聚融等一系列数字供应链平台,服务20余万家上下游企业;构建了涵盖信用贷款、抵质押贷款、供应链融资的数字普惠产品体系,经营快贷推出税务贷、跨境贷、电e贷等数百个场景融资产品,e抵快贷打造“准入自动化+调查标准化+决策智能化”的敏捷流程,数字供应链融资将核心企业优质信用,延伸至贸易链条末端,实现全链条客户授信融资。截至2021年末,工行普惠贷款余额近1.1万亿元,增速达52.5%,其中通过线上发放的普惠贷款占新增余额近95%。

 

二是利民,加快促进乡村振兴和共同富裕。创新打造“工银兴农通”APP,围绕民生、代办、普惠、村务等惠农服务功能,打造乡村金融服务线上渠道;率先推出“数字乡村”综合服务平台,通过“一窗受理”的服务模式实现数字乡村治理,覆盖了31个省份、260个地市,为10余万个村集体客户提供普惠便民服务。在业内率先推出“云工行”非接触服务,将便捷高效的线上线下一体化服务快速下沉,为广大客户提供随时随地可办理的金融服务。充分利用工商银行最广泛的线下线上渠道和国内国外渠道,在复杂多变的疫情、汛情情况下,保证客户服务不间断。创新推出手机银行专属服务,智能识别老年客群身份,动态调节页面字体大小,最大限度消除“数字鸿沟”。

 

三是优政,服务政务数字化转型。创新数字政务服务新模式,共建政务系统,与“一网通办”密切融合;发挥网点渠道优势,面向群众和企业提供社保、公积金、企业注册登记等服务,并与金融服务嵌入式融合,实现“政务服务网点办”,将政务与金融服务相融合,支持政府机构“放管服”高效落地;我们积极参与全国各地数据要素市场建设,深化行内数据与教育、交通、旅游等行业数据的融合应用,推进智慧政务和便民金融服务建设,与全国29个省(市)开展政务数据合作。

 

强化数字技术赋能 打造先进可控的硬核科技

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和民生改善比过去任何时候都更加需要科学技术解决方案。提升自主创新能力,尽快突破关键核心技术,是构建新发展格局的一个关键问题。工商银行始终坚定创新自信,敢为创新天下先,勇闯技术“无人区”,争做前沿技术在金融行业应用的先行者,带头打好银行业关键核心技术攻坚战,打造了以“云计算+分布式”为核心、涵盖系列企业级新技术平台的技术体系。

 

一是夯实自主可控技术底座。充分利用分布式框架、云计算处理等新技术,构建面向未来业务发展,以开放性、高容量、易扩展、成本可控、安全稳定、便捷研发为特征的全新技术体系框架。云计算平台首家实现“一云多芯”架构部署,资源供应时间缩短至分钟级,有力支撑业务快速交付和业务高峰;率先构建了功能完备、性能强大、稳定性高的分布式技术体系,系统单日服务调用量超百亿笔,实现数千亿条消息的毫秒级传递处理。

 

二是主机应用下移实现标志性突破。在大型银行中率先实现了下移功能最全、下移业务最关键、下移业务量最大的历史性突破,境内分行10亿借记卡账户和近7亿个人客户的业务处理已全部实现主机与开放平台并行运行,取得了金融业信息系统创新工程的里程碑成果。

 

三是打造企业级创新驱动引擎。人工智能平台集成数百种机器学习和深度学习主流算法,实现了上千个业务场景的智能化应用;区块链平台同业首家通过工信部可信区块链认证,在雄安征迁安置资金管理、“中欧e单通”跨境贸易结算等多个场景广泛应用;5G综合应用平台实现云网点、云柜台等多个业务场景的音视频远程服务;探索运用量子技术突破现有算力约束、算法瓶颈,在全球银行业首次应用千公里级量子通信技术,实现了密钥数据的同城量子加密传输。

 

深化数字资产应用 注入滋养万物的数据活水

习近平总书记在《不断做强做优做大我国数字经济》中指出,数据作为新型生产要素,对传统生产方式变革具有重大影响。银行业天生与数据打交道,具有用信息化提升业务效率的内生需求和天然优势。工商银行全面加强数据能力建设,推动数据管理工作和数据平台建设转型升级,做实、做强、做活数据资产,打造覆盖营销、产品、运营、风控、决策等板块的智能化数据服务,强化数据安全和隐私保护,增强数字发展能力,活跃数字经济循环,充分激发数字资产的内在价值,促进数据融合共享与高效赋能,提升金融服务质效。

 

一是夯实数据基础。基于“一湖两库”等基础设施,通过构建以贴源层、聚合层、萃取层为核心的数据中台分层体系,实现数据资产沉淀、数据服务化、数据资产运营、数据产品输出,有效满足不同客群、不同业务场景差异化、灵活化、智能化的创新应用需求。截至目前,工商银行大数据平台实现了EB级存储,赋能全行百余个业务系统和上千个业务场景,打造了容量最大、算力最强、功能最完备且弹性可拓展的数字化服务能力。

 

二是深化数据赋能。围绕客户服务、产品创新、风险防控等领域智能化转型打造智能化数据应用体系,贯通“数据、洞察、决策、行动”全流程,实现数据对业务的即时赋能和数据驱动智能化决策。例如,营销领域,综合运用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技术开展360度客户精准画像,打造“智慧大脑”,为广大个人客户提供数亿套“千人千面”服务方案;产品领域,运用“数据+模型”方式实现普惠融资客户自动准入及主动授信;风控领域,推出“融安e信”,整合超过数十亿条行内外数据提供智能风控服务,为客户避免受诈骗等损失超百亿元。

 

优化数字基建布局 夯实高稳低碳的坚实根基

数字化时代下,金融业务场景增多,业务高频复杂特征愈发明显,驱动金融基础设施载体向资源更均衡、供给更敏捷、运行更高效、设计更环保的目标升级。工商银行从服务党和国家金融工作大局出发,推动全行信息系统基础设施高可用、高稳定水平再上大台阶,保持网络安全防护能力继续领跑同业,加快建设世界一流的“绿色”数据中心,实施生产运维智能化转型,构建面向全集团、全过程、智能化的信息安全防御体系。

 

一是加快绿色数据中心建设。始终践行绿色发展理念,加快绿色数据中心的建设与改造,大力应用绿色节能技术和清洁可再生能源,PUE不断优化降低,其中数据中心嘉定园区获评“国家绿色数据中心”称号,外高桥园区获得IDC“未来数字基础架构领军者”未来企业大奖。

 

二是推进运维智能化转型。着力提升运维基础技术支撑、持续交付、监控分析、应急处置、性能容量、变更风险管控等运维核心能力;提升故障感知发现预测能力,构建全面覆盖主机、网络、系统、设备、应用等专业的监控系统,并建设全链路监控系统、故障定位系统持续提升监控智能分析能力;推动全行采用模块化机房和一体化机柜形式进行机房建设改造。

 

三是升级安全防御体系。依托“两地三中心”基础架构形成本地系统高可用、同城高可用以及异地灾备等措施,构成我行应用系统灾难恢复能力保障体系;全面构建网络异常行为威胁感知体系、网络追踪溯源和诱捕体系、可持续攻击防御体系,主动防范外部安全威胁,大幅提升,我行精准防御能力;构建了攻防相长的实战化网络安全演练体系,例行开展内部红蓝对抗,持续提升全行网络攻防人员能力,近年来在“红帽杯”“长城杯”等业界攻防大赛中获得同业第一的优异成绩。

 

加强数字基因渗透 焕发相向而行的融合新生

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要实施科技体制改革三年行动方案,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工商银行以科技体制改革为突破口,以“煲汤式”融合理念深入推进机构职能融合、管理流程融合、人员队伍融合、专业技能融合,营造有利于业务、数据、科技相向而行、相融创效的文化氛围,实现治理体系现代化、治理能力智慧化。

 

一是打造融合型组织机制。形成了“一部、三中心、一公司、一研究院”以及境内外金融科技一体化管理的总体布局,成立金融科技与数字化发展委员会,实施业务创新主管部门和科技主管部门的整合,同业独家设立业务研发中心。通过实施一系列改革举措,业务与科技的融合链条更加精简紧凑、协同高效,全行金融科技的统筹管理能力、业务研发能力、安全生产能力、研发供给能力、价值输出能力和新技术应用能力等各项能力得到显著提升。

 

二是打造复合型数字人才队伍。中央人才工作会议上提出,坚持人才引领发展的战略地位。工商银行大力加强专业化、复合型数字队伍建设,金融科技人员3.5万人,总量继续保持同业领先。数字思维“全面融入”,将全行思想认识的转变作为先导,将数字化思维深度融入银行的每个细胞,转化为每名干部员工的自觉行动,面向全行全方位、多维度、深层次传导数字化战略,加强全员数字化能力与意识培养,使数字化思维“内化于心、外化于形”,例如业界率先推出综合性金融风险信息服务“融安e信”,就是由传统意义的“后台部门”安全保卫部提出创意并牵头研发。数字人才“精准输送”,着力打造“人力招聘—科技培养—业务使用”的人才“蓄水池”,常态化开展科技与业务人员交流,探索建立各级科技和业务部门之间的干部交叉任职机制;探索在部分创新氛围浓厚、科技基础较好的分支机构,选配熟悉科技业务、善于产品创新的干部进入班子,超过40%的一级分行在班子中配备了金融科技与数据背景的干部;完善鼓励创新、试错容错的激励机制,大力强化人才精准激励措施;持续关注金融科技伦理相关政策要求,进一步增强队伍的伦理意识,纵深构建评审机制,加强对新技术创新应用的科技伦理审查。

 

三是构建差异化研发机制。组建了百余个业务与科技融合的敏捷迭代和快速原型研发团队,在300余个项目中常态化运转,快速响应业务创新研发需求;针对重大创新攻关和关键技术攻坚项目,实行创新攻关“揭榜挂帅”机制,突破重点项目,进一步提高了市场响应速度和攻坚克难能力;积极推动研发运维一体化(DevOps)建设工作,构建了贯穿研发、测试、生产的流水线平台,数百个开放平台应用已全部实现基于流水线发版和投产,投产准备和编制投产流程时间缩短至半小时。

 

知常明变者进,守正创新者赢。数字经济作为一种新的经济形态,正成为推动经济发展动力变革、质效提升的重要驱动力。工商银行将紧紧抓住数字经济时代新机遇,以新一轮金融科技发展规划为指导,紧密围绕“数字生态、数字资产、数字技术、数字基建、数字基因”五维布局持续发力,加快推动经营模式和治理模式的数字化变革,打造与现代经济体系相适应的“数字工行”,为服务新发展格局和建设数字中国贡献工行智慧。

  • 金融
  • 银行
  • 观点
  • CIO
  • 供应链/生态
  • 数字生态
  • 数字技术
  • 低碳发展
  • 数字资产

推荐

我要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