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九如:当前数字经济发展重点

  • 2022-05-26

  • 来源:中国信息化杂志

随着新一代信息技术广泛深入应用,以及与传统产业的深度融合,CIO的角色在发生深刻变化,从“负责公司信息系统的规划、建设、维护和部门管理”的信息技术主管,到后来兼顾部署信息安全和防范黑客和网络犯罪的首席安全官和首席防入侵官;再到移动设备广泛应用,数据量、速度和种类增加,企业员工和客户需要随时随地获取信息,而成为首席互联官;今天,CIO 的重心已经不仅仅是熟悉新一代信息技术应用,而是要全面开发企业各环节的数据并从这些数据的生命周期中提取价值,为企业提供创新和战略落地的方案,由此又成为首席数据官和首席创新官。不同的企业环境,可能还有不同的名称叫法。不管怎样,紧跟数字经济发展步伐,推动企业数字化转型,强化数据的管理和价值挖掘,这应该是当前CIO的主要职责和工作重心。

 

电子工业出版社总编辑兼华信研究院院长

中国软件行业协会CIO分会专家委主任刘九如

 

感谢论坛组委会的安排,让我与大家一起来学习国务院于去年底发布的《“十四五”数字经济发展规划》(以下简称《规划》)的主要内容,并与各位CIO探讨交流如何把握数字经济发展机遇。

 

所谓数字经济,简单理解就是继农业经济、工业经济之后出现的新的经济形态。《规划》中明确定义:数字经济是以数据资源为关键要素,以现代信息网络为主要载体,以信息通信技术融合应用、全要素数字化转型为重要推动力,促进公平与效率更加统一的新经济形态。数字经济发展速度之快、辐射范围之广、影响程度之深前所未有,正推动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治理方式深刻变革,成为重组全球要素资源、重塑全球经济结构、改变全球竞争格局的关键力量。

 

数字经济形成的背景,一是数字技术创新驱动,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虚拟现实、区块链等等技术不断迭代创新,广泛应用,成为当下时代变迁的决定性力量。二是互联网产业快速扩张。2021年12月中国网民规模达10.32亿,互联网普及率达73.0%,这是数字经济发展的坚实基础。三是海量数据成为关键生产要素。联合国发布《2020年信息经济报告》,全球数据量快速增长,互联网(社交、搜索、电商等)、移动 APP(微博、微信等)、物联网、安全监控、金融(银行、股市、保险)都在疯狂地产生着数据;代表数据流的全球互联网协议(IP)流量从1992年的每天约100GB增长到2017年的每秒45,000GB;到2022年,全球互联网协议流量预计将达到 每秒150,700GB。四是 产业融合成为引擎。数字技术加速向传统产业渗透,催生O2O、分享经济等新模式新业态;传统产业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转型步伐加快,推动新旧动能接续转换。五是平台化生态化成为当前经济主要特征;不论是新兴平台企业还是传统转型企业,在发展中都广泛采取开放策略,打造生态系统,以增强平台的吸引力和竞争力。

 

基于这样的背景,国家有关部门审时度势,做好顶层设计,积极推动数字经济发展,尽快出台了《“十四五”数字经济发展规划》,确立起我国数字经济发展的 “四梁八柱”、明确目标任务和具体工程。

 

《规划》中明确要突出发挥数据要素价值,带动产业提质增效,促进经济循环畅通,规范健康持续发展,这应该是确立了数字经济发展的“四梁”。优化升级数字基础设施,充分发挥数据要素作用,大力推进产业数字化转型,加快推动数字产业化,提升数字化公共服务水平,完善数字经济治理体系,强化数字经济安全体系,拓展数字经济国际合作等八项任务,应该是“十四五”期间数字经济发展的“八柱”。

 

在此基础上,《规划》中明确了“十四五”要组织实施的11项重点工程,即:“信息网络基础设施优化升级工程”“数据质量提升工程”“数据要素市场培育试点工程”“重点行业数字化转型提升工程”“数字化转型支撑服务生态培育工程”“数字技术创新突破工程”“数字经济新业态培育工程”“社会服务数字化提升工程”“新型智慧城市和数字乡村建设工程”“数字经济治理能力提升工程”“多元协同治理能力提升工程”。

 

通过实施重大工程,最终要达到的目标是:到2025年,我国数字经济迈向全面扩展期,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达到10%,数字化创新引领发展能力大幅提升,智能化水平明显增强,数字技术与实体经济融合取得显著成效,数字经济治理体系更加完善,我国数字经济竞争力和影响力稳步提升。

 

我认为,对于企业而言,发展数字经济,就是要通过数字化转型,实现以数据为核心的资源要素变革,以网络为牵引的生产方式重构,以平台赋能为导向的业务模式创新。相关企业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把握当前数字经济发展机遇:

 

一是积极参与“新基建”建设。新基建,从根本上说就是服务数字经济的基础设施,包括5G网络、数据中心、人工智能、物联网等,也包括传统基础设施的数字化智能化改造,比如智能交通、智能电网等。目前相关部门正在部署建设高速泛在、天地一体、云网融合、智能敏捷、绿色低碳、安全可控的智能化综合性数字信息基础设施;要推进骨干网扩容、千兆光纤网络和5G网络基础设施建设,加快5G商用部署和规模应用。另外,国家正在组织构建算力、算法、数据、应用资源协同的全国一体化大数据中心体系,在京津冀、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贵州、内蒙古、甘肃、宁夏等地区布局全国一体化算力网络国家枢纽节点,建设数据中心集群,实施“东数西算”工程,推进云网协同发展,提升数据中心跨网络、跨地域数据交互能力,加强面向特定场景的边缘计算能力,强化算力统筹和智能调度。这些工程和项目都值得运营商、服务商及技术创新企业深度参与。

 

二是集中力量攻克核心技术。无论是打通数字经济发展堵点、痛点,化解核心技术不足、关键技术受制于人的局面,还是统筹发展与安全,都需要尽快加强核心技术研发。大中型企业要做好核心技术和产品“断供”的应急预案,认真梳理参与市场竞争的数字科技、数字技术、数字产品短板,提前制定“备份方案”和应急策略,做好应对技术封锁和产品断供的准备;主流技术创新企业要实现产学研用合作,集中力量,参与集成电路、操作系统、数据库、工业软件等关键领域技术攻关,并在打通纵向原材料、设备、零部件到终端的完整数字经济产业链方面积极发力。其中信创产业、自主可信产品需求迫切,且需要迭代发展,各类企业大有可为。

 

三是大力推动数字化转型。工业制造企业要加快推动研发设计、生产制造、经营管理、市场服务等全生命周期数字化转型;要实施智能制造工程,大力推动装备数字化,培育推广个性化定制、网络化协同等新模式。要发展工业互联网,通过数据进行信息交换与传递,使用数据驱动全要素的网络化协同,产生新价值、新模式、新产品。中小企业要加快推进线上营销、远程协作、数字化办公、智能生产线等应用,由点及面向全业务全流程数字化转型延伸拓展,培育“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和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要务实推进碳达峰、碳中和工作,通过数字化转型,推动钢铁、有色、建材、石化等行业节能降碳改造;利用数字技术,突破一批绿色制造技术和装备,发展绿色低碳产业,建设绿色制造体系。针对用户需求,提供解决方案,是我们众多企业和CIO们的必然选择。

 

四是依托平台引导新消费培育新业态。“平台”是通过网络信息技术,使相互依赖的双边或者多边主体在特定载体提供的规则下交互,以此共同创造价值的商业组织形态。近期国家相关政策进一步明确,要继续支持和规范平台经济发展,把平台作为经济增长的新动能。各类企业可依托互联网社交平台、电商平台、工业互联网平台等,推动消费结构、消费需求偏好以及消费方式的转变,培育新的消费热点。可参与发展在线教育、在线医疗,以及通过网络空间促进社会就业的各种业态;创新消费模式,强化促进社区商业与线上平台深度整合,使社区商业网点作为线上购物的自提点或配送点,拓宽社区商业商品供给渠道,提升社区消费能力;有关智能货柜经营企业与电商企业、快递企业等利益主体可通过协调合作,建立合理利益分配机制,盘活货柜资源,助力新业态健康发展。

 

未来一段时期,产业调整转型升级必将推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区块链与传统经济、实体经济融合;创新创业必将围绕数字经济相关领域拓展,重点是推动数字产业化和产业数字化;数10万亿元的数字经济市场空间,必将催生出新的业态和新的模式,促使一批类似华为和BAT的企业诞生。在此过程中,电子工业出版社华信研究院将通过图书出版和研究咨询,为行业企业提供知识信息服务,共同促进数字经济发展。

  • 科研/技术服务
  • 新闻
  • 观点
  • CIO
  • CEO
  • IT
  • 数字经济
  • 新基建
  • 创新科技
  • 数字化转型

推荐

我要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