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迈特软件完成C轮融资 中国BI市场将迎来爆发

  • 2022-07-20

  • 来源:首席数字官

文丨李东耳

近日,思迈特软件宣布完成C轮融资,具体金额未披露,本轮融资由光大控股旗下广州光控穗港澳青年创业基金独家投资。

本轮融资之后,思迈特软件将在技术创新和商业模式上持续保持“进化”:

一方面,是和头部的客户一起共创,帮助他们把数据真正“管起来,用起来”,同时使客户的黏度更高,标杆效应更显著;

另一方面,将服务众多头部客户积累的经验和能力,赋能给更多的中小企业,让BI真正实现“普惠化”,并走向千行百业,最终真正实现让数据为客户创造价值。

公开资料显示,思迈特软件成立于2011年,定位于商业智能BI和大数据分析产品服务商,致力于为企业客户提供一站式商业智能解决方案。“Smartbi”是思迈特软件企业级商业智能和大数据分析产品品牌,其融合了BI定义的所有阶段,对接各种业务数据库、数据仓库和大数据分析平台,进行加工处理、分析挖掘和可视化展现;满足所有用户的各种大数据分析应用需求,如企业报表、数据可视化分析、自助探索式分析、数据挖掘建模、AI智能分析等等。

思迈特软件创始团队源自于曾立足中国最大的金融IT综合服务提供商—东南融通公司商业智能(BI)事业部,核心成员在企业数字化领域均有超过20年的BI研发和项目服务经验,能够为客户带来最佳实践落地。

在过去的十年里,思迈特软件发展韧劲凸显,在BI市场上保持高速增长。思迈特软件非常重视技术创新,坚持国产自主研发道路,每年把30%的营业收入投入到研发当中。对技术创新的重视和投入,也让思迈特软件赢得众多客户的青睐。目前思迈特软件已服务金融、制造、零售、政府、地产、高校等60+行业领域,累计为4000+头部客户提供一站式数据化转型解决方案。

另外,思迈特软件在市场端也获得了很好的口碑,斩获来自国家、地方政府、国内外权威分析机构、知名媒体等数百项荣誉奖项!连续多年入选“Gartner增强分析代表厂商”,并在2022年入选“ Gartner中国分析平台代表性厂商”,作为纯BI工具领域的唯一代表,连续多年上榜“Gartner中国AI创业公司代表厂商”;同时凭借在金融行业的技术积累和行业实践,入选“IDC中国FinTech 50强”榜单;作为工信部“重点实验室成员单位”,思迈特软件牵头制定《商业智能与大数据分析软件团体标准》。

对于思迈特软件的优势,思迈特软件表示。

这跟中国BI行业的发展密切相关。

客观来说,中国的BI发展经历了3个阶段,即传统BI、自助BI和智能BI:

传统BI主要是甲方提需求乙方做数据整理,整理好数据之后再帮他把数据呈现出来;

自助BI则以可视化数据发现为主,更多是面向业务分析师;

在智能BI阶段,智能更多体现在两个方面,一个是广度,一个是深度,其中,广度是指BI从针对管理层,到业务分析,再到一线业务人员,覆盖的人群越来越广;而深度则是指到了智能阶段,BI可以做一些深度的学习,做一些预测、聚类、回归。

“虽然BI不是一个有难度的东西,但是怎么能把众多用户的需求串起来产品化,这个和时间以及客户的锤炼是跑不掉。与传统做BI的厂商相比,思迈特软件在智能BI上做了很多积极的探索,开创性地将NLA(自然语言分析)与BI相结合,并建立了业界领先的指标管理体系。彻底变革了传统BI预先制作报表且需要学习计算机语言的数据分析方式,让用户通过提问,即可快速获得正确的分析结果,极大降低用户的数据分析门槛,让分析像对话一样自然流畅。

与此同时,由于不断对大型客户的需求进行产品化,不断将新的功能沉淀进来,思迈特软件的产品也愈发丰富和成熟起来,这就让它得以遥遥领先于其他竞争对手,以前所未有的普适性满足更多行业以及不同规模企业的需求。

BI软件市场爆发在即

根据IDC报告,2020年中国BI软件存量市场规模为38.2亿元,到2024年,市场规模将达到78.5亿元,未来4年整体市场年复合增长率(CAGR)为19.2%。但由于当前不少企业的数字化水平还停留在传统互联网时代,不少企业甚至还没完成业务的数字化,更谈不上BI,因此还有大量潜在市场等待开发。

“目前,整个BI市场的竞争格局往多方向发展,SaaS是未来BI的主要交付方式,有利于BI的进一步普及。但目前国内离AI的全面应用还有一段距离,但提前对AI技术投资的公司,将会在未来的发展中抢得先机。”思迈特软件向GPLP犀牛财经表示.

未来,让我们期待中国BI市场的爆发。

(本文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 新闻
  • IT/互联网
  • 软件信息
  • CIO
  • CDO
  • 战略
  • 研发

推荐

    我要评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