业务科技融合,为什么这么难?

  • 2022-08-31

  • 来源:Thoughtworks商业洞见

天真的答案

为了让业务敏捷起来,需要面向业务建立融合的、跨职能的团队, 使得业务和IT完全一致目标,这几乎已成共识。但在实际落地中, 即便已经开始敏捷转型超过5年的组织, 都回头来让我们解决这样的问题:“如何让业务和IT一致目标?PO和BA到底哪边来出?”刚开始被问到时,我特别上头:这问题不是早都回答过了吗?用统一的价值三角模型统一定目标和MoS(成效度量), PO和BA不就是哪边有胜任的人、哪边出就行了吗?

时至今日,才明白自己当时太过天真。这是一个要抓破脑袋的问答题啊,怎么能直接填空。

从组织架构说起

通常来说,我们接触到的转型组织,有三种架构模式:

图片

模式一:业务主导型,IT部门嵌入到各个业务公司/单元中。这多见于一些多产业的集团公司。集团组织往往有个很薄的科技部,只负责集团级的IT规范、 架构流程,每个业务板块的子公司会自设IT部门, 有的转型比较快的板块比如地产,会有相对成熟、 几百人的IT团队,数字化平台的建设、 IT项目的实施往往是子公司自有IT团队来完成。模式二:科技中心型,集团公司有统一的科技中心, 在数字化转型落地中起主导作用, 对每个业务会设定相对应的研发团队, 或者派驻核心成员到业务部门。大多数的股份制商业银行, 比如招行、中信等都是这种模式。

图片

模式三:科技子公司,把科技部分单成立为子公司, 业务数字化转型主要向科技子公司采购,也可以外采。这三种模式本质不同,在于转型项目的出资预算、转型成本计入、 成效评价的不同,也各有优缺点。

业务主导型:预算出资和成本计入、成效评价的主体都是业务部门, 最大的优点是对业务响应快;但缺点是会在各个业务之间造成孤岛、 难打通,而且IT始终是从属地位、没能发挥出最大效力。

科技中心型:预算出资是集团的、成本计入主要是IT的、 成效评价归属于业务。最大的优点是科技中长期战略部署更易落地, 比如上云;但缺点是,这种责权利的不一致, 导致业务和IT之间形成隔阂。

科技子公司:项目预算出资、 成本计入和成效评价的主题都是子公司,有更大的自主权, 从长远来说是好的;但短期内无疑对科技子公司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科技和业务变成了两个公司之间的协同,业务响应上也未必能很快。

图片

业务和IT目标不一致,最突出的就出现在“科技中心型”组织中。

看起来很美的跨职能团队

在面对这种“科技中心型”组织时,转型的第一步便是设计“融合的跨职能团队”。以银行的零售条线为例,每个独立的业务领域如财富管理、 零售信贷等,在业务领域设置融合业务和IT的管理角色, 形成领域铁三角领导团队,把相对长期、 主要负责相关领域工作的研发小组聚合在一起, 作为融合团队的核心成员。

图片

在每个领域团队中,依据团队拓扑划分成若干个跨职能的敏捷产品团队, 每个产品团队也是设置业务、 产品和技术构成的铁三角作为团队牵头人,配置必备的研发人员, 再按需设置体验设计、测试、数据分析、DevOps、 运营运维等人员。

图片

与团队配套,也会设计一套从领域规划到敏捷产品迭代落地的运作流程:

图片

这个方案看起来很美。但到落地的时候,问题来了:

 

要让这个团队能正常运作,需要设置:1个全职领域PO、 1个全职领域BA、6个全职团队PO、5个全职团队BA、 3个兼职团队BA,共13个全职角色、3个兼职角色。

业务:我们业务已经卷得飞起,出2个兼职的PO差不多, 再多真没人了。

IT:我们如果出了这么多PO和BA,投入研发的人肯定就少了、 导致研发考核指标降低(如功能点产出)怎么办?即使帮助业务达成成效,到时也不算我IT的功劳,那我何苦呢?虽然“往前站、配合业务"是政治正确,表面表示配合, 但内心动机却明显不足。

总之就是:业务和IT两边都出不了人;临时需要一段的话我们尽量凑一凑,时间长了不行...

到此刻,作为转型顾问的你,是不是也恍然大悟, 很多平时遇到的问题,本质上可能都与此有关:

“业务和IT的需求共创会开不起来”

“需求共创会开了,但需求文档没人整理;业务觉得应该IT做、 IT觉得应该业务做”

“IT抱怨:业务不理解系统逻辑,导致需求遗漏或需求重复;业务需求理得太粗,没法开始开发”

“业务抱怨:我们一个人对接好多个IT团队, 还有很多业务本身的策略方案工作需要做, 每个需求都理得很细根本没时间啊...”

“业务抱怨:我们想探讨方案设计的时候IT没空, 总是拉他们也是挺费劲的,一起讨论的时候效率也不高”

“业务抱怨:之前有个BA帮忙挺好的,但是兼的, 做了一段时间好像又去做开发了...”

“业务和IT:之前教练在,带着做了这个流程挺顺的, 后来靠我们自己,大家都是兼着角色做,一忙就都顾不上了, 所以现在看这些实践都没做起来...”

“...”

融合所需的资源投入不被认可、再美的团队设计和工作流程, 没有人来落地开展,就等于空中楼阁。

4

解决核心矛盾:

明确的融合角色资源配置、

一致的出资预算和成效评价

01 设置跨业务和IT的决策组织,来统筹业务和IT决策

在科技中心型组织中,即便是业务部门一把手, 能调动的也仅是业务部门资源, 业务的优势在于对业务市场和客户的把握、 了解如何设计业务策略和方案,但对于IT资源该如何配置却并不清楚;类似地,科技负责人也是仅能调动IT资源, 优势在于IT整体平台/系统架构、角色配置, 但如何根据业务设计和动态变化来实时调整决策, 需要业务和IT决策者紧密协同,动态规划、动态决策、动态调配。这个是转型能有效落地的前提。如在一些银行中,在条线设置“ 转型委员会”;在另外一些组织中,则是根据EDGE方法, 由核心决策者构成价值管理团队VRT,统筹重点转型项目落地管理 ,定期回检并进行动态资源调配。

融合业务和IT的决策组织:条线转型委员会

 

图片

 

融合业务和IT的价值管理团队:VRT

 

图片

 

02 在业务条线转型规划时, 预先做好融合角色配置计划

作为转型推动者,需要更早地意识到, 在转型落地过程中融合角色不可或缺的作用,提早对如业务领域PO、业务领域BA、 兼顾业务和IT的架构师、 各个产品团队PO和BA等融合角色资源做出规划安排:总共需要专职/兼职各多少人、 哪些空缺由内部转岗、哪些从外部补充/什么时间补充、 准入和退出机制如何、激励机制如何。

图片

这里建议IT部门转变思维、主动往前站, 主动多让一些资深的开发、测试伙伴走向前,转岗担任PO或BA:

 

团队中原来的X个资深开发转岗专职做PO/BA,当业务目标- 用户需求-IT需求这个过程运转更加高效时,一定会减少返工、 让IT更高效;

越来越收紧的IT投资,研发团队势必会面临灵魂拷问——“ 投了这么大团队、这么长时间,究竟产生了什么价值?”, 此时作为研发团队不可能用“交付了多少功能点、bug率多少等” 这些指标来回答,不如早点主动去参与定义共同的、 面向客户的价值成效。

03 一致的目标和成效评价

 

图片

从根本上解决动机问题,需要匹配责(预算/成本)权(动态调配)利(成效评价)。

 

首先,在资源预算上,由融合业务和IT的条线局EVE组织来规划资源预算投入;每个条线的各个融合领域,建立独立的成本代码,相应的融合角色PO和BA等的投入都在这个成本代码跟踪;

在每个阶段定期进行成效回检后,条线决策组可以根据回检结果动态调配各个融合领域的资源;除核心成员外,如果增加投入则从条线资源池中补充;如果减少或停止投入则释放资源回资源池;

在各个领域做规划时,由领域的业务和IT负责人组成的领导团队牵头,综合客户、业务、生态伙伴一起设定阶段目标和价值成效指标,并作为团队的OKR;在定期成效评价时,以OKR达成情况(结果)、结合上一周期中的学习成长/假设验证和问题发现(成长)、以及融合实践的落地情况(行为)做评价,确保整个团队目标和动机一致。

一些领域团队如果觉得,一致成效指标和OKR暂时做不到,也可以用指标互换作为过渡,促进融合。

图片

注:关于责权利匹配和不同考核方式的选择,这里有一篇有精彩论述,可以作为延伸参考。

 

5

小结

转型过程中,流程的落地,本质还在于管理机制。新建管理机制,需要组织领导者的决心、动力和韧劲,过程可能会一波三折。在一些日常转型工作中,作为咨询顾问,有的时候可能太陷入推动执行,往往忽略了机制。但没抓住机制,往往舍本琢末、转型收效甚微,对于组织内的转型推动者也是如此。变革不易,愿组织内外的转型推动者齐心协力,早日让业务乘上敏捷的快车。

  • 推荐
  • 新闻
  • IT/互联网
  • CIO
  • CDO
  • IT

推荐

我要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