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钢:上市公司在数字经济发展中的引领作用

  • 2022-12-28

  • 来源: 全球财富管理论坛

中国财富管理50人论坛·2022年会于12月23日~25日在京举行。本次年会以“经济高质量发展与中国特色金融发展之路”为主题,广泛邀请政府与监管部门负责人、专家学者及业界领袖展开高水平的思想交流,分享真知灼见,展望前沿趋势,为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并做好开局之年经济金融相关工作建言献策。12月25日上午,中国证监会原主席肖钢出席年会并作主旨发言。

肖钢认为,上市公司不仅在整个国民经济当中发挥骨干作用,同时也是数字经济发展的主力军。肖钢围绕数字经济问题提出五点思考:一是数字经济的核心产业在A股上市公司中研发投入占比高;二是数字经济核心产业的A股上市公司营业总收入增长呈现出快速发展态势;三是从市场估值的情况来看,数字经济核心产业的A股上市公司显著地高于其他公司;四是从A股募集资金的情况来看,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大大高于其他A股IPO募资的增长速度;五是从产业数字化角度出发,A股公司也在加速推进,主要表现为数字化转型的渗透率高于其他企业,上市公司数字化转型效果较好,A股上市公司中数字化投资正形成热潮。此外,肖钢指出,为了进一步发挥上市公司在发展数字经济当中的引领作用,应采取以下措施:一是加大基础研究投入,集中力量攻克“卡脖子”技术难题;二是进一步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增强企业的全球竞争能力;三是注重数字化转型效益,提升全要素生产力;四是加快培养数字化人才队伍,保障数字经济企业安全、规范、健康发展;五是加强数据治理体系建设,依法规范竞争行为,提升内控合规管理水平。

上市公司在数字经济发展中的引领作用——在中国财富管理50人论坛2022年会上的发言

肖 钢

根据今天推动高质量发展的会议主题,我想结合上市公司在数字经济发展中如何进一步发挥引领作用这个问题,谈一些认识和思考。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融合集群发展,构建新一代信息技术、人工智能、生物技术、新能源、新材料、高端装备、绿色环保等一批新的增长引擎。党的二十大报告还指出,加快发展数字经济,促进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数字产业集群。上市公司不仅是国民经济发展的中坚力量,同时也是数字经济发展的生力军。

总体上看,今年以来我国A股上市公司整体稳中向好,截至10月底,整个A股上市公司一共4,974家,其中主板3,163家、科创板483家、创业板1,207家、北交所121家。

根据三季报数据,我国A股上市公司总营收达到52.26万亿元,同比增长了8.56%,营收增长速度超过GDP增速水平。前三季度上市公司净利润达到4.75万亿元,同比增长2.38%;特别可喜的是,上市公司研发支出总额,前三季度达到9,557亿元,同比增长18.12%,这个增速相当快。2021年我们全社会研发支出占GDP比重也就2.44%,不到2.8万亿,可以看出光这些上市公司的研发支出占比就相当大了。其中,有234家上市公司的研发支出占营收比重超过了20%。从板块来看,科创板上市公司研发支出占比达到9.56%,创业板为4.61%,北交所为4.37%。

数字经济包括两个部分:一个是数字产业化,就是常说的数字经济的核心产业;另外一个是产业数字化,就是传统企业数字化转型,利用数字技术来降本增效。

我们梳理了属于数字经济核心产业的A股上市公司,包括计算机、通讯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这些都属于数字经济核心产业。今年上半年,数字经济核心产业的A股上市公司研发强度为5.9%,比整个A股上市公司高出3.9个百分点,比全国公司平均水平就更高了。所以,数字经济核心产业上市公司研发投入势头还是很好的,大大快于其他行业。

从数字经济核心产业的A股上市公司营业总收入的增长情况来看,也呈现出快速发展态势。近三年,数字经济核心产业A股上市公司营收年均复合增速达到11.9%,其中,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年均复合增速更是达到14.6%,均明显高于全部A股上市公司的营收增速。今年上半年的财报数据同样体现了这个特点。

从市场估值的情况来看,数字经济核心产业的A股上市公司平均市盈率也是显著地高于其他类型上市公司。今年6月末,计算机、通讯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平均市盈率是37.1倍,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的市盈率达到50.1倍;我们做了一个平均,整个A股上市公司当中,数字经济核心产业的市盈率是40.8倍,大大高于沪深300指数成分股13.6倍的平均市盈率。数字经济核心产业的平均市盈率是同时期沪深300指数平均市盈率的3倍,说明投资者非常看好数字经济核心产业上市公司。

从A股募集资金的情况来看,今年前三个季度,数字经济核心产业的A股新上市公司达到99家,占整个A股上市公司数量的近三分之一;通过IPO筹集资金达到2,109.5亿元,占整个A股IPO筹资的43.4%,占比相当大,说明投资者对数字经济核心产业非常看好。今年以来,数字经济核心产业IPO募集的资金比去年同期增长97.3%,增长将近一倍,同期全部A股IPO募资增长幅度只有29.6%。

以上是从上市公司角度,梳理数字产业化发展状况。从产业数字化角度,A股上市公司也在加速推进,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

一是上市公司数字化转型的渗透率更高。在上市公司当中,除了它本身是数字经济核心产业以外,也有相当一部分上市公司属于传统型企业,但是它们数字化转型的比例,据有关机构测算,可能达到了70%以上,也就是说在上市公司中的传统企业,数字化转型比例也是相当高的。大家知道,我国大企业数字化转型比例相对高一些,广大中小型企业数字化转型还面临很大困难。所以,在产业数字化当中,上市公司起到了率先推进的作用。

二是上市公司数字化转型效果较好。一大批上市公司,通过推动数字化转型、智能化改造,大力降低了成本,提高了效益,特别是改善了营销和客户体验。很多传统企业,通过数字化转型和智能化改造,实现多品种、小批量的柔性生产,完全按照客户需求来定制,极大提高了生产效率和能力。

三是上市公司数字化转型投资较热。大量上市公司在数字化转型方面加大研发投入,加大投资力度,形成投资热潮。总结来讲,A股上市公司,不仅数字产业化发展得快,产业数字化也在加速推进,引领着整个数字经济发展。

为了充分发挥上市公司在数字经济发展中的引领作用,还要进一步采取措施来发挥它们生力军作用,进而推动整个数字经济发展。建议采取以下几方面措施:

一是加大基础研究投入,集中力量攻克“卡脖子”技术难题。有一批上市公司具备良好条件,它们的研发支出比例比较高,技术力量和人才储备比较强,有条件加大基础研究投入,但它们现在对基础研究的投入还是不足的,特别是在一些关键技术、关键零部件方面的技术攻关还显得比较薄弱,主要还是在应用方面投入比较多。上市公司应该集中更多资源,加大基础研究。

在加快基础研究方面,应进一步发挥新型举国体制优势,加强产学研深度融合,激发创新活力,特别是要发挥科技型上市公司的引领支撑作用。我国发展数字经济最重要的一点,就是要集中力量攻克“卡脖子”技术难题。上市公司在这方面具备能力和条件,一定要进一步地发挥举国体制优势,坚持以企业为主体,把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结合起来。

二是进一步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增强企业全球竞争能力。要支持数字经济企业“走出去”,利用全球高端要素,深度参与全球产业分工和合作,积极拓展国际交流,积极参与全球数字经济治理规则和技术标准制定,稳步扩大制度型开放。我们有一批数字经济方面的领军企业,它们主要业务还在国内,下一步要在“走出去”,增强全球竞争能力方面进一步地加大力度。而且,我们一些产业链和供应链还存在短板,所以如何加快锻长板、补短板,确保产业链、供应链自主可控,在这个方面,上市公司应该发挥引领作用。

三是注重数字化转型效益,提升全要素生产率。这就要求上市公司明确战略定位,重构业务流程。数字产业化要提高软件技术创新的比重,产业数字化要创新生产组织方式和商业模式,才能更好地提高全要素生产率。

四是加快培养数字化人才队伍,保障数字经济企业安全、规范、健康发展。在这个方面,要深化人力资源体制机制改革,加大人力资本投入,搭建干事创业平台,特别是上市公司要培养造就一流的科学家和科技领军人才以及创新团队。这对于数字经济发展至关重要。

五是加强数据治理体系建设,依法规范竞争行为,提升内部控制和合规管理水平。最近,党中央、国务院发布了关于数据要素一系列基础性制度,为我国数据治理提供了根本遵循。上市公司应率先在这个方面发挥带头作用、示范作用,加强数据治理体系建设,依法合规开展竞争,特别要加强内部合规管理水平。

  • 推荐
  • 新闻
  • 观点
  • 金融
  • IT/互联网
  • CIO
  • CDO
  • 战略
  • 运营

推荐

    我要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