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化金融对我国中小金融机构的影响分析

  • 2023-01-30

  • 来源:中国金融新闻网

当前,我国经济已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科技创新与金融行业不断融合发展,金融领域数字化进程加速,对我国中小金融机构产生了深远影响。本文梳理了现阶段数字化金融对金融结构的重塑情况,并结合中小金融机构实际,研究分析了对中小金融机构后续发展的影响及产生的金融风险,最后提出政策建议。

数字化金融进程推动金融业结构重塑

(一)数字化金融推动外部金融环境重塑。一是银行业竞争格局发生深刻变革。大型银行依靠规模优势和持续大量的研发投入,建立了先进的信息系统。互联网平台以及大型银行运用科技优势争夺中小银行的优质资源,中小法人银行“立足当地、服务当地”的先天性优势被逐步蚕食,银行业竞争格局正在发生深刻变革。二是客户需求出现明显变化。主要体现在零售业务端,在零售场景中,客户可通过网上银行、手机银行等随时随地获得金融服务,这使得客户对金融服务的便利性、效率、成本和用户友好性等方面产生了更高的期望。

(二)数字化金融推动金融基础设施建设重塑。近年来,人民银行科学规划、统筹部署,推动金融信息基础设施建设跨越式发展,支撑金融体系结构转型和金融资源高效配置。在金融市场领域,推出数字票据交易平台、新一代外汇交易系统等,促进金融业务电子化升级,提升金融政策实施传导精准度,提高金融市场的安全性、透明度和交易效率。在支付财税领域,打造二代国库信息处理系统、人民币跨境支付系统、基于分布式架构的网联平台等,架设资金交易“高速公路”,实时支撑海量交易业务,便利资金汇转与结算,为国家财税资金运转和人民币国际化“保驾护航”。在信用融资领域,建成二代征信系统、动产融资服务平台、贸易金融区块链平台等,系统服务功能、运行效能、安全性能显著提升,为新时代信用融资体系建设提供全新技术支持,营造面向全国、辐射全球的开放共享贸易金融新生态。

(三)数字化金融推动中小金融机构内部结构重塑。在顶层设计方面,各金融机构从战略规划上高度重视,从组织架构上进行统一谋划,成立相关部门赋予数据管理职能。在数据治理方面,高质量的数据基础是数字化转型的要件,是打通业务与技术的桥梁,各金融机构基于此不断开发完善核心系统,夯实数据库和数据基础。在金融产品方面,农村合作金融机构及部分村镇银行已基本实现基础业务线上化;一些地方的省联社实施建设了互联网综合服务平台,涵盖支付转账、线上信贷等金融服务以及线上商城、打通线上与线下(O2O)等生活服务,同时在平台基础上推出e贷、快贷等线上信贷产品,把方便、快捷的贷款服务体验带到了“三农”市场;一些村镇银行推出“移动发卡+移动办贷”业务模式,让客户足不出户享受金融服务。

数字化进程对中小金融机构后续发展的影响分析

(一)银行服务理念正逐步转化为“以客户为中心”。银行数字化的核心是真正以客户为中心,着力提升客户体验、提高管理效率、降低经营成本,让客户获得更方便、更快捷、更灵活的金融服务,服务理念已发生深刻变化。传统信贷业务主要以账户或产品划分客户,视角相对单一,难以实施差异化管理策略。而在数字化时代则是用户概念,可以对客户进行360度立体评价,实现差异化的信贷产品配置、差异化的额度利率定价策略,实现贷前、贷中、贷后的全生命周期管理。

(二)对银行提出了更高要求的数据治理能力。一是对数据基础、数据质量及数据平台的整合运用要求更高。对于中小银行来说,不仅要横向拓宽数据接入源,纵向整合不同阶段历史数据,实现数据“归仓”,还要规范数据生产标准,实现数据的集中整合及标准化处理;同时要建立系统与系统之间横向通道,对数据平台实现整合运用,这对中小银行的信息系统基础建设、科技研发投入及科技金融人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二是需要从数据管理转向数据赋能。银行信贷业务的贷前、贷中、贷后环节均要产生沉淀大量业务数据,在传统的数据管理架构下,信息科技人员能够对数据进行安全、有效的管理,但是在数字化进程中,需要挖掘各类数据的潜在价值,为银行业务发展赋能,形成集成化的应用能力。

(三)业务创新方面难以找到突破口。在数字化进程中,银行在业务层面也在不停地寻求创新,基于供应链、贸易链、产业链等的产融结合式创新越来越受到重视。一方面银行希望利用数字化新技术来缓解原有的产业链金融的痛点;另一方面银行积极寻找平台合作,寻找最佳场景。但根据目前中小银行新产品开发情况来看,不同程度地存在着“新瓶装旧酒”的现象,大多主要还是依靠核心企业授信的基础业务模式,同时在此体系中,金融产品的融资对象一般仅限于一级供应商,处于供应链远端的中小型供应商仍然难以借助核心企业信用进行融资,信任传递层层递减。

(四)中小银行存在全新的风险防控压力。随着数字化进程的加快,对商业银行原有的风控模式、风控文化将产生较大影响。金融数字化催生了大数据风控的理念与技术,中小银行依靠业务人员经验为主的模式已难以适应新的风险类型的挑战。风险控制的模式正经历从人工审核到人工与模型共同介入的过渡阶段,部分甚至完全由系统进行判断,风险业务的控制更多的依靠大数据的计算、建模等技术,更多依靠多维度的风险数据的支撑,这对业务的贷前调查、贷中审查以及贷后管理模式带来了改变,同时对风险模型管理提出了更高要求,需要中小银行匹配建立健全科技与业务融合机制、项目管理机制、模型管理机制和验证机制等,同时还需要组建相应的建模团队和验证团队,新的风险防控压力和挑战逐步增大。

数字化进程中产生的金融风险

(一)数据安全风险。金融数字化进程在提升管理、使用效率的同时,也扩大了数据传递、泄露的风险,当前银行内外部数据交互量大、交互频繁,大量敏感信息直接暴露在开放网络环境下。同时,部分消费者和金融机构数据保护意识相对不足,对数据泄露环节和危害认识不到位,虽然在科技上已实现数据防火墙等隔离措施,但随着技术的迭代更新,个人隐私泄露等安全事件频频发生,甚至危及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银行数据安全隐患不容忽视。

(二)供应链安全风险。目前,金融与科技融合正在加速,逐步成为命运共同体。对金融行业而言,金融新业态对关键核心技术的依赖程度越来越高,一旦供应链某个环节出现问题,将对银行甚至整个金融体系安全造成重大影响。因此,必须提前谋划多样可替代的技术方案、构建安全可控的供应链体系。

(三)业务交叉性风险。数字化进程下,金融混业经营更加普遍,多种业务交叉融合,又特别是由互联网派生的新金融正在与传统金融交汇,导致风险呈现多链条、跨市场、跨行业的特点,局部风险可能通过各环节传导开来,进而演变成为整个金融系统的危机。同时,一些金融创新产品通过科技手段的粉饰包装,增加了金融监管界定和识别的难度,使风险隐蔽性增大,不仅对金融机构风险管理、稳健经营提出更高要求,也给监管部门穿透式监管、防范化解金融风险带来严峻挑战。

政策建议

(一)强化顶层设计,全面提升数据治理能力。建议由国家层面统筹,探索出台数字化金融的发展指导意见,加快制定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区块链等在金融业应用的技术标准,完善数字服务、产品创新、外包合作等业务规范,引导金融机构的数字化金融业务从野蛮生长转向有序发展。同时,加大对金融科技复合型人才的培养力度和资源倾斜,为数字化金融发展提供政策保障。

(二)坚守风险底线,统筹考虑金融业务发展和风险防控的辩证关系。一方面,把握乡村振兴和普惠金融宏观政策优势,依托大数据等技术,对企业信用状况进行准确评估、精准画像,充分缓解金融信息不对称、中小企业融资难、融资贵的问题,积极探索利用数字化金融提升农村金融服务,助力乡村振兴。另一方面,金融科技并没有改变金融的本质,要对同类业务、同类主体一视同仁,遵循同等的业务规则和风险管理要求。

(三)强化数字化监管能力,形成监管长效机制。金融数字化转型对金融监管提出了新要求、新挑战。建议适时出台数字化建设中长期规划,多方协作,共同推动监管大数据平台建设,整合监管数据信息系统,打破行业、部门壁垒,形成数据信息共享的“高速网”。加大对大数据技术的系统学习,充分运用大数据平台、人工智能等新技术、新手段,提高监管的前瞻性与有效性,同时构建高效务实的金融风险处置机制,实现对数字化金融进程中风险的“早识别、早预警、早发现、早处置”。

  • 推荐
  • 新闻
  • 金融
  • CIO
  • CDO
  • 战略

推荐

我要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