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达物联网智能创新背后的逻辑

  • 2024-01-08

  • 来源:首席数字官

企业的应用现代化和工业数据分析是企业IT必须思考的问题,创恩信息是中国万达集团孵化的数字化创业团队,定位于“化工行业数字化转型服务商”,致力于为化工行业提供数字化转型咨询、工业互联网平台建设、工业软件和应用系统集成等服务。长期以来,万达集团的产业数字化和创恩信息的数字产业化相互促进,持续推动创新。

在2023中国数字化年会上,万达集团山东创恩信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杨泽华先生结合万达智能物联网平台的实践经验,与参会嘉宾做了精彩分享。

万达集团数字化总体蓝图规划

万达集团基于数字孪生的创化云(TCCloud)是中国万达集团跨地域、多业态、多领域的产业形态下前提实现服务型制造的能力平台。在发展过程中,万达始终高度重视信息化、智能化、数字化建设,目前已建成了覆盖全业务领域、贯穿各经营管理层级、打通核心产业链上下游的软硬件管控平台,并孵化出“山东创恩信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其研发的“创化云(TCCloud)”入选2023年国家级特色专业型工业互联网平台。

智能物联网应用场景

化工是高危行业,在严格的政策监管与剧变的市场条件下,看不见、定不准、做不快是行业的普遍问题。创恩信息基于物联网与AI算法,结合原料物性表征、工艺机理分析、过程建模技术,优化生产、工艺与质量控制搭建了万达智能物联网平台。

万物互联方面,万达集团智能物联网是工业互联网的核心基础,万达智能物联网实现了OT与IT融合。从源头自主感知和数据采集开始,到学习、分析、决策和执行闭环,借助通讯技术实现广泛的网络互联、数据互通,边缘计算实现数据本地化即时处理,大数据提供实时和离线数据计算和分析能力,工业机理模型和数据模型为数据分析提供理论依据和方法,整个工业物联网以此形成数据的无障碍流动。最终,对内实现企业内部工业设备、业务流程、信息系统、企业产品和服务、人员之间的互联, 实现企业OT与IT的互联,实现从车间到决策层的纵向互联,对外实现企业上下游之间的横向互联,从产品全生命周期的维度,实现产品从设计、生产制造、服役、报废、回收、再利用整个生命周期的互联。

感知层方面,工业互联网感知层位于创化云物联网底层,基于工业数据多种工业协议并存、时间序列存储、实时性等特 点,万达智能物联网感知层利用泛在感知技术对多源异构设备和系统、环境、人员等一切要素信息进行采集, 并通过一定的接口和协议对采集的数据进行解析、转 换并通过标准应用层协议MQTT上传到物联网平台。

网络链接层方面,感知层数据通过网络连接到达远端数据中心或者云平台,创化云物联网平台中的网络连接层支持多种网络连接技术,可以针对特定场景分别设计以此确保生产现场、车间、工厂应用级三层网络的安全。

物联网平台层方面,物联网平台层包括设备接入、设备管理、物联网协议 、边云协同、大数据、工业数据建模、低代码平台等功能,持续为工业物联网领域和开发者赋能。结合大 数据能力,利用批量设备数据构建自有数据集,通过模型训练对数据进行感知和预判,从而帮助企业实现业务拓展和风险预判,打造生态闭环。结合创化云低代码开发平台快速构建业务应用。

物联网应用层方面,基于化工行业的行业经验以及相关技术沉淀,平台对相似业务逻辑的业务场景及对象进行了抽象,总结了一套适合化工行业的成熟的APP模板,例如:设备管理、能源管理、安全环保、人员定位等APP,方便企业快速开发和上线应用。

智能方面,万达智能物联网平台建设以构建融合化、智能化、预测化的数据智能体系为目标,在实现数据统一管控的基础上,实现基于数据智能的大数据专题应用和预测优化效益。

精益创新模式

在工作方式中,万达打造由产品经理、工业专家、数据工程师、软件工程师等人员构成的智能研发的团队,从需求的角度出发,共同进行创意思考与研发并通过逐层迭代最终形成集研发、验证、应用于一体的精益创新模式。

下一步,万达集团将持续优化提升平台能力,加快推进工业互联网发展,高标准实施数字经济发展行动,立足人工智能、物联网和大数据,聚焦传统产业数字化转型痛点难点,打造一批可复制、可推广的“平台+新技术、平台+新场景”解决方案,为传统产业注入“工业互联网平台”新活力,为集团高质量发展蓄势赋能!

  • 活动新闻
  • 推荐
  • 观点
  • IT/互联网
  • 科研/技术服务
  • 软件信息
  • CEO
  • CTO
  • CIO
  • 数字经济
  • 工业互联网
  • 智能制造
  • 人工智能
  • 战略
  • 研发
  • 生产制造
  • 运营
  • 市场营销
  • IT

推荐

    我要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