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信通院:区块链基础设施研究报告(2023年)
报告核心观点
1.区块链形成多元认知视角,引领经济、产业和技术变革
从经济视角来看,通过通证与激励机制,重新定义了新型经济载体形式,即基于区块链的通证经济系统,具备提供更高效、安全和创新的金融服务能力。从产业视角来看,提供了面向产业数据的存证、追溯、核验机制,通过扩展产业链协作广度和深度,催生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从技术视角来看,驱动了以分布式信任为核心的网络体系重构,有效加强数字空间中数字身份的认证管理与数据确权,打破以平台为核心的数据垄断,实现资源的灵活调度与共享。
2. 分布自治、跨链成网的区块链基础设施形态逐渐稳固
随着“星火·链网”、欧盟区块链服务基础设施EBSI等国家级重大工程先后投入使用,全球范围内对于区块链基础设施的探索正逐步由部署建设阶段步入到规模化应用阶段。与此同时,区块链模块化、跨链桥、链下计算、中间件等扩展及接入技术的完善,也代表着区块链基础设施技术形态由初期的块链式单体网络架构演变为当前的分布自治、跨链成网的融合化体系,具备支持跨行业、跨领域开展大规模可信协作网络建设的服务能力。
3. 区块链基础设施驱动灵活、共建、可信的下一代互联网建设
随着人工智能、云计算、6G网络等新技术的涌现和广泛部署,区块链基础设施正逐步摆脱“带外”业务发展模式,而是与新技术紧耦合部署,驱动全球灵活、可信、共建共享的下一代互联网建设,进一步提升基础设施可复用性、避免重复投资,提高资源利用效率。一是基于区块链基础设施分布式特点,为网络基础资源提供注册、解析和发现服务,提高基础资源协同效率,实现资源灵活调度;二是基于区块链基础设施难篡改特性,通过提高网络基础资源透明度和溯源能力,增加资源安全可信性,进而构造内生网络安全体系;三是激励机制刺激用户共享闲置资源,促进网络基础资源共建共享。
- 数字经济
报告信息
- 发布机构
- 发布时间
- 报告价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