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ableau张磊:揭秘成功实现数据化转型的四个步骤
-
首席数字官
-
2020-04-23
文 | 张磊 编辑丨唐洪涛
来源 | 首席数字官
数字时代,数据已经成为一项生产要素,许多企业正走在数据化转型的路上。如何使用数据?如何实现数据驱动企业发展?4月16日,2020中国数字企业峰会主会场技术篇,Tableau大中华区域副总裁张磊结合该公司实践,揭示了数据化转型的四个步骤。
以下为张磊演讲精华:
数据素养是核心技能
Tableau的使命是帮助人们看到和理解数据。许多公司并不缺数据,但是受限于复杂的工具,无法找到数据中的业务价值。Tableau则能帮助企业解决这一难题。
在Tableau看来,数据驱动是把数据运用到企业运营的每一个业务环节,利用数据提出、思考、理解、探索、沟通回答现实世界中的业务问题。
根据调查,52%的管理层放弃了数据,因为其不理解数据。而在数字社会里,数据素养是一项核心技能。什么是数据素养?根据GARTNER的定义,数据素养是根据相关场景,理解、运用和沟通数据的能力,通俗地讲,日常工作中是否用数据沟通、说话。
信息化建设中,被关注的是人、流程、技术,今天,还要关注数据。
数字化场景下,数据和分析是一切的核心。因为信息化建设产生了很多业务系统,这些系统产生大量数据,如果不进行分析和利用,数据只是原材料,不会产生任何业务价值,只有通过数据分析,才能找到竞争的差异性,利用技术进行创新,快速提升决策……
根据技术发展不同阶段,企业对数据的利用有不同的形式。早期,仅是制作一些报表,用表格的方法展示数据;后来,用一些仪表板,用图形展现所表达的主题。今天是一个临界点,很多企业开始讨论描述性的分析、诊断性的分析,然后推广到业务部门,基于某场景自助分析,还有一些高级分析,涉及到如何优化、如何决策,包括一些新技术的利用,如人工智能、机器学习、自然语言等,促进企业变更能力的提升。
数据文化是土壤
在此过程中,阻碍企业数据驱动的关键因素是人。很多人既缺乏相应技能,又不乐意接受变化,因此,一个企业怎样才能数据驱动的企业?这就对企业领导者赋予了新的使命——培养员工的数据文化。
什么是数据文化?
数据文化是企业推广数据驱动战略的土壤环境,是重视、实践和鼓励应用数据驱动决策的人群的行为和信念的集合。
没有数据文化的土壤,数据驱动就只能在局部范围内推广。
数据文化需要具备五大要素:信任、承诺、人才、共享、观念。
作为数据驱动的企业,其需要具备的核心能力包括:敏捷部署、数据精通能力、用户社区。这三个核心能力的提升一定要建立在可信的、管控的数据策略体系下。
数据化转型四阶段
Tableau总结了全球很多成功企业的经验,推出了实施蓝图,可分为四阶段:
战略访谈阶段;
管控体系建设阶段;
导入阶段;
文化推广阶段。
这四个阶段都是围绕着核心能力的提升来进行的,包括敏捷部署、数据精通能力、社群建立。
具体来看:
第一阶段主要关注战略访谈阶段,需要注意平衡四个要素:业务价值、技术能力、管控体系、组织建设。
Tableau实施蓝图有一个规划器,可以加速此访谈阶段,共分7步完成:
第二阶段主要是建立一个管控体系。
首先要了解在分析平台上,人员是怎么利用数据的。根据Gartner现代分析平台角色的分工,人员分为信息消费者、内容创建者、IT/BI专业人士三类群体。管控体系的建设围绕着两个方面:数据、内容,具体如下:
第三阶段是导入阶段,核心是寻找一特定业务场景,建立一快速落地的样板。
当专业人士与业务人士沟通时,对同一问题的理解缺乏共同语言。为解决此问题,Tableau引入了一个VIA模型,并运用可视化最佳实践快速设计管理仪表盘来实现它,再根据现代数据平台架构部署最初成果。
第四阶段是文化推广。有了样板模型,怎么去推广?这就需要文化转型,因此,建立一个COE是至关重要的。
- 观点
- 案例
- 农业
- 采矿
- 制造
- 食品饮料
- 烟草
- 鞋服纺织
- 家居家具
- 化工
- 钢铁
- 机械装备
- 汽车
- 能源化工
- 建筑
- 批发零售
- 交通物流
- 住宿餐饮
- IT/互联网
- 通信
推荐
我要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