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山钢铁王宝军:工业互联网助力企业智能制造
-
首席数字官
-
2020-05-19
文丨王宝军 编辑丨唐洪涛
来源丨首席数字官
对于制造业企业来说,智能制造已是必走之路。那么,工业互联网如何助力智能制造呢?4月18日,2020中国数字企业峰会制造数字化论坛,来自山东泰山钢铁集团的王宝军分享了《工业互联网助力企业智能制造》,从4个方面阐述了其对工业互联网的见解。
一、智能制造对企业的重要性
1. 企业面临用工荒,人工成本增高,企业难以生存。
当前企业在用工方面,普遍面临着三个极为突出的问题:当前企业用工方面带来三个极为突出的问题:一是招工难,工人流动性大;二是在岗职工平均年龄普遍较高,出现断层,“85后”工人日渐稀缺;三是高端设计研发人才、高级营销管理人才等存在着“引进难、留住难”的问题。
用工荒的问题在中国很早就出现,从2010年就报道出珠江三角洲、江浙沪用工荒的问题,到现在已由沿海发展到全国,大家都感到用工荒的问题。尤其在今年出现疫情后,浙江、广东等沿海地区派出专车、专列等形式去拉人。
在国外,尤其是发达国家,用工荒、人力成本增高造成产业的空洞化。德国工业4.0提出的社会背景首要就是老龄化社会带来的劳动力的减少。
2. 智能制造掀起新一轮技术革命
智能制造是新一轮工业革命的核心,只有通过智能制造,才能带动各个产业的数字化水平和智能化水平的提升,才能减少用工、提高效率。而工业互联网是智能制造的基础,是实现万物互联的“高速公路”。
为此,美国、德国等发达国家纷纷制定发展战略。美国工业互联网是占据着世界翘楚地位,传统工业进入互联网时代互联互通。德国是在强大的机械工业制造业基础上的强势上,围绕嵌入式以及控制设备的先进技术和能力来引领新制造业潮流。中国提出中国制造2025,以智能制造为主攻方向,加快新一代信息技术和制造业深度融合,由制造大国转向制造强国。
3. 中国面临着高端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双向挤压。
一方面,随着智能制造水平的提高,数字工厂、黑灯工厂越来越多,企业用工大幅度减少,用工荒问题不再是企业首要考虑的问题。发达国家纷纷把在中国的企业迁回本国,比如美国为了要求美企撤出中国,支付搬家费用、提高优惠等,高端企业在向欧美日来转移趋势越来越明显。
另一方面,低端原材料、劳动型、密集型的技术加工服务,包括整机的加工和组装,现在向东南亚、印度、泰国等国家来转移。
所以说,企业要生存,要发展,怎么办?就是靠智能制造、靠工业互联网。
4. 中国钢铁企业未来展望
2019年9月9日,中钢协发布了《中国钢铁智能制造发展前景展望——钢铁未来梦工厂》报告,提出建设“钢铁未来梦工厂”。在报告中,重点指出:5G通讯、物联网、工业互联网技术是推动钢铁智能制造发展的三驾马车之一,必然给钢铁产业带来翻天覆地的变化,推动钢铁智能制造“五化”发展和智能“钢铁未来梦工厂”的逐步实现。
未来的智能工厂将是以工业互联网为基础,实现对生产设备、工艺参数、仪器仪表的万物互联,实现对生产工艺参数、设备运行状态的实时采集、实时控制,实现对生产设备的不当的预判,减少故障,提高设备的安全性,实现生产的自动化、设备的智能化、能源管理的智能化、供应链管理的智能化。
二、山东泰山钢铁集团信息化建设
1. 企业简介
山东泰山钢铁集团有限公司是一家有着50年生产经营史的民营钢铁企业,是国家第一批“绿色工厂”、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中国500强企业、山东百年品牌重点培育企业,也是山东省政府《先进钢铁制造产业基地发展规划(2018-2025年)》“莱—泰内陆精品钢生产基地”的重要板块。目前,泰山钢铁紧紧抓住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山东省推进新旧动能转换、济南建设国家中心城市的历史机遇,80万吨冷轧不锈钢二期项目即将投产,是作为山东省新旧动能转换的重点项目来实施的。
2. 泰钢工业互联网建设
随着5G技术的应用,泰钢非常重视5G在企业中的应用。2019年4月份,泰山钢铁就与中国联通合作建立了山东首家“5G+智慧钢铁”联合实验室,重点开展5G在钢铁行业的应用。现已通过5G传输实现焦化推焦车运行状态动态监控。今年,在厂区新建5G基站5个,实现对泰钢主厂区的无线覆盖,实现无线与公司局域网的有效衔接,初步建立起泰钢的工业互联网。
3. 智能制造在泰钢初见成效。
1) 现代化的生产指挥中心
建设了热电、焦化、高炉、炼钢等产线的现代化生产调度中心,实现了对生产工艺过程的实时跟踪、集中管控、智能报警、数据分析及历史追忆。
2) 引进一流的技术,提高产线自动化水平
泰钢先后引进奥钢联、西马克等国际一流的智能化控制技术对生产线进行改造,提高企业自动化部水平、数字化水平。通过企业工业互联网,实现对设备数据的采集和分析,实现了业务建模,为今后数字泰钢、数字炼钢、智能炼钢奠定了基础。
3) 建立能源管控中心
实现对水、电、风、气等能源数据的自动采集、过程监控、能源调度、能耗分析等。改变了过去人工检查、手工报表工作量大、易出错等问题,为能源管理的优化和决策提供了及时的数据支持。
4) 计量无人值守
企业进出厂物资计量实现现场无人值守、司机自助/系统自主计量,实现计量全过程视频监控、红外检测、RFID、二维码等技术应用。最大限度防止因人为因素所带来的弊端,全过程录像、做到有证可查,堵塞了管理漏洞;工作效率提高,用人减少。
5) 皮带智能管控
该系统基于工业互联网以及公司私有云平台,实现生产视频可视化,实现皮带自动布料功能、远程监控现场所有现场设备的目标。
三、泰钢工业互联网推进
1. 工业互联网建设
持续推进5G+工业互联网建设,在现有的基础上,利用5G技术,建设泰钢工业物联网平台,实现集团工业无线覆盖,实现对生产工艺、设备参数、智能仪表、能源、物流等生产数据的实时采集,建设企业驾驶舱,为生产管理提供可视化服务。
2. 重点项目
1)以光阳之家为云平台,实现集团协同办公
通过一体化的管控平台,对原料供应、智能工厂、智能平台等下游客户,都通过智能制造平台,建立钢铁大数据库,实现钢铁在线服务,为我们的下游客户、上游客户提供服务,形成一个完整的供应链系统。
2) 建设智能化管控中心
实现对智能物流网、生产自动化智能产线、环境和安全的监控,包括能源的监控,以及质量和“一贯制”的管理平台,实现对生产管理、集中控制、智能优化,在此基础上形成一个智能集成控制和大数据中心,为企业的成本降低、自动化程度提高打下技术。
3) 智能制造
重点推进一键烧结、一键球团、一键炼铁、一键轧钢,利用工业互联网建立工业大数据平台,利用大数据分析实现生产建模。
4)移动智能点检管理
利用5G技术快速通过移动终端(手机)和点检仪,对现场设备进行智能点检管理服务,灵活、高效点检,实时、动态,第一时间掌握生产现场的设备、状态,这样使各级设备管理部门有第一时间的预判,第一时间的处置,确保设备安全、高效、稳定的运行。最大的浪费就是故障,如果故障减少了,企业的成本自然就会降低了。企业智能设备的点检对企业非常重要。
5)智能化料场。
通过5G技术的应用和系统的优化改造,实现堆取料机的远程集中监控,实现现场无人值守,提高工作效率,降低劳动强度。
四、结论
希望在不久的将来,一方面,随着5G+工业互联网的深入推进,实现钢铁企业关键设备、关键部位的万物互联,实现企业生产工艺数据和设备参数的实时采集、实时监控、实时预警;通过工业大数据分析,做到设备预警性分析。
另一方面,实现生产现场无人化、远程监控集中化,提高钢铁企业智能制造水平,真正给中国钢铁企业的智能化发展起到推动示范作用,为钢铁企业实现精准管控,带来经济效益,为打造成山东省千亿级产业集群、建设“大强美富通”现代化国际大都市贡献泰钢力量。
- 观点
- 案例
- 制造
- 采矿
- 能源化工
- CDO
- CIO
- CTO
- IT
- 研发
- 物联网
- 云计算
下一篇
推荐
我要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