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瑞水泥的数智蝶变

  • 2021-11-19

  • 来源:云报

制造业是实体经济的主体,也是当前数字化转型的焦点和主战场。作为制造业大国,中国制造业在转型的过程中面临着产业升级与低碳绿色化发展两大主要挑战。如何借助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5G等新一代信息通信技术,实现从企业内部变革到外部协同、从单点应用到全面提升,从而持续赋能绿色、智能制造,进一步增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这是一个值得深入探究和实践的问题。

作为传统制造企业的典型代表,天瑞水泥的数智化蝶变也许可以给同行业带来更多有益的启示。

图片

数字转型 乘势而上

中国是水泥生产和消费的大国,水泥产量占世界总产量的约60%。而水泥行业又是一个非常传统的制造行业,在推进高质量发展的过程中,水泥行业面临着一系列严峻的挑战,比如产能过剩,供需矛盾加剧;传统制造模式主要依靠人工,自动化、智能化水平不高,导致生产效率低下,产品质量不易控制,且制造成本居高不下;“双碳目标”的实现对企业的节能降耗提出了更高要求等。

面对上述种种困扰和制约,水泥行业亟需找到一条突围转型之路。而数字化就像一剂“特效药”,从上层的管理与协作,到下层的生产制造与流通,来一次彻底的改造与升级,不仅能够有效提升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降低成本与能源消耗,而且还能减轻工作负担与压力,实现绿色、高效、智能化发展。

作为国内水泥行业的龙头企业,位于河南的天瑞集团通过与华为强强联合,加速实现新旧动能转换,以数字化为驱动,联手打造“数字天瑞”和“智慧天瑞-天工瑞智”,使得天瑞集团成为智慧矿山的领导者,以及水泥行业智慧生产、供应链协同、智慧运营的领先者,从而有力地推动了天瑞集团的业务创新及管理效率的提升。

当前,河南正以制造业高质量发展作为发动机,打造全新的现代产业体系。最近刚刚闭幕的河南省第十一次党代会更提出,抢滩数质时代,将建设“数字河南”作为赢得未来的战略工程,全面推进制造业、服务业、农业数字化,“上云用数赋智”,利用新一代信息技术对传统产业进行全方位、全链条改造,变“做大”为“做强”。

乘东风而上,天瑞水泥十分注重科技创新,积极推进企业由“传统制造”向“数字水泥”进而向“智能制造”的转型升级。在转型升级的过程中,天瑞水泥以集中调度管理系统为中心,以信息化与工业自动化深度融合为抓手,借助5G、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物联网等核心技术,逐步实现生产、质量、矿山、能源、物流等数据实时采集、智能分析和智能管理,致力于打造行业领先的工业互联网云平台,并在工业智能制造领域共同探索创新,树立建材行业数字化转型的新标杆。

千里眼、顺风耳、智能大脑

一个也不能少

制造业数字化转型的最大动力来自哪里?数字化能够改变传统低效的工作方式,促进业务的创新与增长。从“传统制造”到“数字水泥”,天瑞水泥打出的第一牌就是对业务的改造和提升。

天瑞水泥主要从事石灰岩开采利用,以及熟料、水泥、建筑骨料等建材产品的生产与销售。其中,2009年建成投产的郑州荥阳熟料生产线日生产能力超过12000吨,居于世界领先水平。在人们的印象中,矿山开采工地一定是尘土飞扬,司机驾驶着有些笨重的卡车在坑洼的山间缓缓驶过,有时还要依靠人工挥旗、吹哨指挥。但是在天瑞水泥位于荥阳市崔庙镇的矿山开采工地,完全是另一番工作场景:无人电动矿用卡车川流不息,装车、过磅、卸矿的整个过程都是“无人值守”。得益于5G智慧采矿选矿,天瑞水泥真正实现了全程绿色生产和智慧运营。

图片

采矿是水泥生产的最上游,也是数字化最薄弱的环节。矿山通常位置偏僻,不仅用工难、运输成本高,而且由于爆破作业多,安全生产的压力非常大,而传统依靠人工进行现场调度的方式,不仅效率低,而且易出错。找到痛点,对症下药,天瑞水泥以建立矿山云服务为突破口,借助5G基站、AI算法、电动矿卡、自动驾驶、无人机三维建模等“黑科技”,构建了矿山一体化平台、矿区无人驾驶、矿区安全底座,实现了生产“一张图管理”。基于此,可以实现矿山全流程管理分析、生产计划管理和进度追踪、爆堆全生命周期管理、无人运输、智能配矿等,大大提高了开采效率,并且保证了生产安全。

当前,很多企业已经从数字化转型逐渐向智能化升级迈进。对天瑞水泥来说,从“数字水泥”到“智能制造”又是一次极大跃升。实现IT与CT、OT技术的融合,将智能化深度融入制造流程,对生产工艺进行优化,从而进一步提升产能和稳定性,这一成功经验已经在天瑞得到验证,取得了显著成效。

过去,矿石选配全凭工人的经验。现在,借助华为研发的智能算法,天瑞能够在多个爆堆之间进行优化计算,从而得出最优的配矿方案,矿山的生产资源利用率得以提升30%以上。如今,矿山云已经在天瑞集团的七个矿区实现了复制应用,全流程作业效率提升10%、入厂石灰石品位提升3%、资源综合利用率提升30%、运输油耗降低7%。

数字化转型不是简简单单的技术改造,而是从顶层战略到具体执行,从企业内部管理、生产流程到外部流通、协作,从操作工具到应用体验的全面变革,或者说是一次脱胎换骨。

像天瑞这样以焦化、水泥、铸造等业务为主的传统制造企业,以前给人的印象是“傻大笨粗”。但是数字化的变革与运营,为企业的生产和运作装上了“千里眼”“顺风耳”,还有“智能大脑”。企业正变得越来越智慧。

所谓“千里眼”和“顺风耳”,就是利用数字化、智能化技术武装自己,在提升各业务环节运转效率的同时,为企业决策者提供了有效的全局运营状况及实时数据。对于这一点,天瑞集团某水泥公司中控操作工程师马俊峰深有体会:“在数字化改造之前,我每天需要关注几百个数据,眼睛根本不够用。而在数字化改造之后,我们犹如拥有了‘千里眼’‘顺风耳’,质量控制更加稳定。”

图片

天瑞集团董事、副总经理李玄阔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矿山资源利用率提升了30%,发运劳动强度降低了70%,因非计划停机造成的损失每年至少能节省2000万元,并且还向行业和产业链输出了数字化、智能化的创新服务。

利用大数据驱动传统产业升级,让天瑞实现了一次跃升。在对生产线进行数字化升级前,员工操作靠的是感觉,误差大;改造之后的中控平台,可以根据生产任务灵活地选择最大产能或最优成本。从以前仓储、配矿依赖人工,能耗居高不下,单台设备预警滞后导致全线停产,到如今的智慧配煤、车产智能调度、设备远程诊断,矿山资源利用率提升了30%,发运劳动强度降低70%,因非计划停机造成的损失每年至少可以节约2000万元。

在天信互联网平台的高效指挥下,天瑞实现了原料入库、设备远程诊断,以及生产线智能调度。天信互联网平台的建成不仅让天瑞自身的筋骨更加强劲灵活,而且还向行业和产业链输出数字化、智能化创新服务。目前,天信互联网平台已服务建材行业客户30多家,将其工作效率提升20%,资源利用率提升30%,发货效率提升120%。

天瑞与华为共同打造的矿山云、生产云、设备云、物流云等“六朵云”,让天瑞发生了数字蝶变:采矿用上了无人电动矿卡,智能配矿大幅提升生产资源利用率;实时远程监测关键设备的运行,精确预判部件使用寿命;移动办公平台植入华为云WeLink系统,通过手机可随时随地查看全集团运行情况,大幅提升办公决策效率。

数智变革 持续赋能

从改变最核心的生产制造流程为切入口,天瑞着力打造的智慧矿山已经初具规模,也带来了预期的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的提升,实现了节能减排。但是,天瑞并不满足于此,向智能化升级才是接下来更严峻的挑战。

天瑞将进行一场全方位、全流程的企业数字重构,从内部打破桎梏,发掘新的增长动能。新成立的“天瑞-华为联合创新实验室”,将成为天瑞智能化升级的桥头堡。以此为技术策源地,天瑞将在智慧矿山、智慧水泥、数字化营销、智能运营中心、智慧办公和创新技术六个方面同步推进,围绕智能化应用,将创新与发展推向纵深。

图片

今天,矿区无人运输、远程挖掘、三维矿山系统、智能任务调度和数字化采矿都已相继落地应用。接下来,天瑞将重点打造集团数据平台,同时深度叠加AI及办公应用,以“科学规划、统筹布局、分布实施、稳步推进”为指导原则,不断深化高质量、绿色化发展。

就数字化转型而言,天瑞完成了从“0”到“1”的跨越,以天信互联网平台的建设为标志,已初步构建起可以对内对外赋能的工业互联网平台体系。而如何实现从“1”到“N”的提升,则是天瑞面临的新考验。推动传统制造业实现数字化、网络化和智能化转型,天瑞做出了成功的示范。

  • 新闻
  • 案例
  • 建筑
  • IT/互联网
  • CIO
  • CDO
  • IT
  • 数字化

推荐

我要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