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碳背景下,上汽大通如何兼顾传统赛道和新赛道?
-
2022-04-14
来源:上观新闻
深秋时节。杨浦滨江工业区军工路2500号。上汽大通总部。在一处新改建的被叫做“用户共创中心”的建筑物里,上汽集团副总裁蓝青松欣然接受专访。
在纵论汽车行业百年发展史、中国汽车行业40多年跃进史和上汽大通十年发展历程时,蓝青松云淡风轻,侃侃而谈。当谈及上汽大通当下面临的挑战和未来发展蓝图时,蓝青松沉思良久。之后的长谈,让记者深深感受到一位在汽车行业里摸爬滚打数十年的业界老兵以及他所率领的企业和团队的抱负、担当和作为。
世纪考题:新旧赛道如何参与竞争?
当下的中国汽车产业,是一个群雄并起的年代,各种变化总是令人想不到。
特斯拉作为一条鲶鱼进入中国市场后,本来前景未卜的蔚来、小鹏和理想汽车等造车新势力,似乎一夜之间活了过来,新能源汽车市场也从此大火。之后,国有大型汽车产业集团如上汽集团、一汽集团、东风汽车集团和广汽集团等先后加入战局,更有入华多年的国际大牌车企也迅速跟进,旗下各种新能源汽车次第登场。所谓“大厂警醒能量惊人”,市场竞争几乎瞬间进入白热化。
跟40年前刚刚起步相比,中国汽车市场确实已经有了天差地别的变化。汽车行业发展到今天,都面临着电动化智能化的转型要求。蓝青松表示:“当下摆在每一家整车企业面前的世纪考题是:在新旧赛道上,你如何参与竞争?”
今年正好是上汽大通成立10周年。蓝青松深情地回忆道:“上汽大通第一款推向市场的车是宽体轻客V80,2014年推出第二款,2017年开始投入其他产品。2017年是中国汽车市场下行拐点,但我们顶住了,上汽大通连续十年保持增长。”
蓝青松介绍,去年10月份上汽大通就完成了第一版十四五规划,但到12月底就觉得跟不上变化了。今年11月份,上汽大通又完成了新的一轮规划。相比前版有着极大的转变,这背后就是整个行业的变化。前不久,全球首款全尺寸豪华智能纯电 MPV 上汽大通MAXUS MIFA 9在广州车展上市,这不仅是一个产品的上市,更是上汽大通在新赛道上参与竞争的一次全新突破。
行业百年:穿越历史迷雾的探寻
那么,面对百年未有之变局,上汽大通如何找到一条符合自身发展条件、业务现状和资源禀赋的转型发展道路?
纵观汽车行业100多年的发展历史,先后出现过几次大的变革。蓝青松认为,“所有的破圈或者说进步,都是在穿越历史迷雾的不懈探寻中获得。”
众所周知,汽车行业的第一次变革,是从福特T形车开始的大规模生产即标准化流水线时代。第二次变革则发生在产品开发领域,平台化、模块化的兴起,效率大大提升,成本大幅下降。几乎同时,以4S经销店为主的渠道变革,由整车厂主导的产业供应链全部打通,包括技术标准的制订与最后价值链的分配等。最终的结果便是,整车厂分析用户需求,定义产品设计,从而形成供应链和价值链闭环。
最近十年,实际上是包括特斯拉在内的国内外造车新势力为这个行业带来了新的变革。他们由资本裹挟而来,通过智能电动车进入到汽车行业,开辟了全新的赛道。
蓝青松表示:“新赛道带来几大变革。首先是打通资本市场。从天使投资起步,产品上市成功后,企业也在资本市场上市,以获得更多资金来发展。其次,传统车企是靠自身的滚动发展实现可持续经营;新势力则可以通过融资来实现更多可能。此外,对于员工而言,特别是在创业公司中,大家都是创业者,甚至股权持有者。创业公司上市以后,员工可以共享变现,传统车企则更多的是职业经理人。另外就是在电动化上,传统车企最核心的资产还在于内燃机等传统机械,新势力则全部在面向未来的电动化。”
直面现实:上汽大通学到什么?
蓝青松坦言,面对百年变局,上汽大通有着自己的理解和实践。他认为,整车企业面对的,不仅是资本市场的变化和产品电动化智能化,其实企业和用户的沟通模式也发生了根本的变化。在移动互联网时代,企业必须用互联网的思维重新定义和用户的关系。上汽大通的C2B用户共创定制,就是企业实践和用户直连的过程。整个体系圈从0开始,用户就是上汽大通的一个支点。
从特斯拉开始,新势力们全部采用直营体系。那么对传统车企而言,建直营渠道与传统车企大多采用的4S店渠道体系之间,是不是还有更好的模式?在蓝青松看来,关键还是在于哪个效率更高?哪个用户体验更好?
蓝青松表示,合资企业在过去是体系能力、专业性、流程与规模的代名词,但面对当下与科创公司之间的竞争,打法肯定不一样。比如,现在整个行业都在讲拥抱用户、用户驱动、用户共创,如果企业自己的团队与业务,并不是很灵活地与用户直接连接,而是被4S店割断,那是不可能做到拥抱用户的,这也就是渠道变革的必然性和必要性。
此外,在当下的软件智能时代,主导权发生了变化。第一个维度是硬件的能力,硬件先放在那里,可能一开始软件还用不了100%的算力,但可以不断把新的功能释放进去。开发新的定义软件,定义汽车的功能,才能做进去。蓝青松认为,从技术层面讲,各路车企都在做同质化的军备竞赛,大算力的芯片目前所有玩家都是用市场上现成的,差异化则在软件方面,在软件定义的场景使用上,在软件开发团队上。
蓝青松特别介绍道,“上汽大通技术中心从2017年开始建软件团队,去年有600个软件工程师,今年增长到800人。我们把专门做智能驾驶的友道智途科技有限公司拆分出来。都说软件定义汽车,最高端的就是智能驾驶,友道智途从视觉算法到数据算法能够形成闭环。友道智途是一家真正的科创公司,核心团队持股10%。我们的智能驾驶技术,在我们的现有业务中已经进行商业化落地,包含洋山港智能重卡,以及高速公路的智能驾驶,还有矿山、园区、智能公交、智能清扫车等等丰富的场景。只要技术足够安全,立刻就可以落地,同步也会收到大量的数据。”据悉,友道智途的“L3与L4自动驾驶”,以及L2++智能辅助驾驶系统的解决方案,也将赋能上汽大通的全系产品。
双碳背景:如何兼顾传统赛道和新赛道?
蓝青松表示,在双碳背景下,汽车产业变化加速。在智能电动时代,传统车企如何兼顾传统赛道和新赛道,这是个全新的大命题。
在蓝青松看来,电动车的准入门槛比造传统车要低。汽车是10万亿级的市场,中国只有房地产市场超过汽车。当资本与技术同时进入一个赛道,这个赛道就会立刻加速,传统车企发展了100多年,这个模式下可能只要短短几年。所以,在市场竞争层面,传统车企受到了很大的冲击。他认为,部分传统燃油车市场仍会增长,包括国内和海外市场新能源汽车的渗透也一定会高速增长,在各个板块还会继续穿透,关键是如何寻找机会。“上汽大通要鱼和熊掌兼得”——传统赛道和新赛道并肩前行,互为补充。
目前,上汽大通将要做以下几件事情。第一是发展房车业务,上汽大通房车出行服务平台房车生活家已经完成混改。剩下的房车业务,从房车产品的设计、制造、销售,包括全直营的渠道,都在房车科技公司,未来也将通过资本市场的资金与模式,将蛋糕做得更大。第二是直营,上汽大通今年已经在上海、苏州、无锡、广州、西安、北京、深圳等地开设了直营店,西安、沈阳两家店的销量已经是当地经销商销量的两倍。
直营店可以贯穿整个体系,通过数字化的工具实现贯穿。用户的数据与用户的反馈都能直接回到整车厂。我们的房车实现直营后,每交一台车,每个用户都会和我们数字化直连,每个用户大概可以平均反馈40个问题,而且都是视频、图片、音频等非常有效的形式,由此来推动产品的改进也非常高效。
蓝青松特别强调,“转型成功与否,就代表我们在面临的市场竞争中表现如何”。从大的机制上看,友道智途与房车生活家已经走向混改的道路,最后要看资本市场的认可与否,价值是由资本市场衡量的。
M事业部:上汽大通的“第三条道路”
蓝青松认为,对于上汽大通自身而言,接下来即将面对的更大冲击,就是现有业务如何去面对新常态的竞争。这其中最核心的,就是新能源业务怎么做?
蓝青松透露,上汽大通已经成立M事业部。未来,上汽大通的新能源业务将集中在M事业部。适当的时候,M事业部还可以成为大通旗下的一个独立子公司。M事业部将电动化产品的定义、用户需求的运营以及产品的设计与销售渠道深度整合。尤其是渠道,将以直营为主,现有经销商为辅。M事业部还将进一步革新体系机制,以产品定义市场,开发定义产品,最后与销售渠道形成业务闭环,只有制造是依托现有工厂。
生产力和经济基础的关系,就好像是业务能力和产品。做产品相对容易,重点还是模式的改变,而改变的前提就是思维模式的转变,最重要的原则是精准把握用户真实需求。M事业部的第一款产品MIFA 9,从产品力上优势明显,所有参数都已公布,明年5月份交付用户。
蓝青松最后强调,在上汽大通现有资源条件下,我们就是想走这第三条道路,将我们的真正能征战市场的产品做出来。需要强调还有三点:核心团队、直营渠道和人才激励,这是上汽大通市场制胜的根本。
- 上汽
- 案例
- 推荐
- 汽车
- 制造
- CIO
- 生产制造
- 供应链/生态
- 特斯拉
- 双碳
- 企业
- 数字化
推荐
我要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