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

品牌声誉和危机管理,具备学院、政府、媒体和企业四方视角的实战派危机公关专家,危机全生命周期管理理论创立和倡导者。企业家风险管理顾问,家族企业风险管理顶层设计专家。
社会职务:
中国妇女基金会“@她创业项目”导师,北京理工大学危机管理研究中心智库专家,危机管理50人论坛秘书长,北京人民广播电台FM102.5特邀嘉宾,北大直销EMBA总裁班特聘讲师,财视传媒高级顾问,传播达人汇首席舆情专家,多家高校校外导师和企事业单位舆情专家顾问。
人物经历:
具备学院、政府、媒体和企业四方视角的实战派危机公关专家。曾在国家新闻出版总署、哥伦比亚广播公司、安利(中国)日用品有限公司等机构和公司从事新闻出版、媒体传播、品牌策略、舆情管理、风险防控等方面的管理工作达17年。
舆情研判:
曾成功预判权健事件走向并给出应对建议,对无限极舆情危机事件给出有效处理建议。
理论成果:
具有《基于BCM的企业危机管理模式》、《企业危机管理CCMM体系》《企业舆情应对 “ 8 步求生法则 ”》、《品牌声誉管理模型》等理论成果和多项危机管理专业著作以及针对高校本科生、MBA、EMBA、政府、企业各群体的定制化理论和实践课程。
个人观点:
1.舆情监测是发现问题,危机处理是解决问题,如何避免同样的问题再次发生则要靠合规、风险控制和应对预案。
2.舆情管理只能治标,治本要靠合规和风控。
3.社交电商大面积暴雷根本还在于自身合规做的不到位,自上而下缺乏危机意识,不重视舆情,更没有科学的应对机制。
4.企业往往只有经历了众多的舆情风险,才能具备危机意识,从而加强危机管理相关体系的建设。
5.危机管理的地位决定了企业能够走多远!
6.好的演讲家并不一定会是好的发言人。
7.危机爆发后第一时间要对整个事件有个全面的了解,要第一时间进行正确恰当的反应,而不是仓促的回应。
8.舆情监测是获取信息,舆情分析和研判才是重中之重,如何在庞大的数据中找到舆情的关键点至关重要,这考验着相关人员的专业度和数据分析判断能力。
9.面对汹涌舆情,回应的机会往往有且只有一次,不要迷信所谓第一时间回应的观点,仓促回应还会带来二次危机。
10.对待舆论要有敬畏之心,要有风险意识。
11.做企业就是做人,要低调做人,也要低调做事。
12.危机管理重在平时。不仅仅是风险的预防,还有机制的建立等诸多方面,要多交朋友,多信息渠道,多把功夫放在平时。
13.规范从来都是正道,过去现在将来都是。
14.我们常说“文如其人”,看一家公司的对外声明也是如此,透过声明能够看到这家公司老板和高层对事件的看法、为人、品行、背后的思想甚至是思想交锋。
15.危机责任切割,是危机应对中的常用手法。但是用的不好反而会给公众以逃避责任的嫌疑。
16.舆情面前不是秀场,不要想着如何去转危为机,更别去想如何展示自己舆情应对的技巧有多高。最短时间、最快速的控制舆情蔓延,较少舆情造成的伤害才是最最应该做的事情。
17.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2019年,在很多人眼里是严冬,在我的眼里却是未来的郁郁葱葱。
18.危机面前高喊“狼来了”从来都是弱者思维。
19.强者思维是遇到危机和质疑有底气,敢于和媒体正面对质,不卑不亢,有理有据,敢于主动出击和维护自己的权益。
20.要善于反思。舆论质疑的就是你要反思的,媒体声讨的就是你不得不面对的。反思为什么会被质疑,思考为什么会被曝光,问题出在哪儿,如何避免在同一个地
曾任职公司
尺度传媒机构
总经理
项目经历
危机处理
曾主导处理过几十起全国性大型危机事件,参与处理的危机事件超百起。
- 培训
新媒体时代的危机处理八步法
新媒体时代,企业应该如何应对危机?本课程将详细讲授危机处理的八个步骤,帮助企业正确了解并应对危机,甚至转化为新的发展机遇。
课程目标帮助企业高层及品牌公关相关人群正确看待危机,正确处理危机.
课程对象企业中高层,企业市场营销人员
授课方式小班培训,每班次不超过30人
课程时长半天
课程大纲正确的危机处理流程:
调查分析→表明立场→多层联动→化被动为主动→关系维护→提升形象→总结经验教训→内容建设及舆情优化的不断完善定制
立即预约
- 顾问
企业公关顾问
可作为CEO的公关外脑,提供全套企业品牌公关服务。
适用对象有公关需求的企业
服务方式月度提供服务;或按项目
定制
立即预约
推荐

郭继伟
资深媒体人
品牌声誉和危机管理专家
资深媒体人 品牌声誉和危机管理专家
品牌声誉和危机管理,具备学院、政府、媒体和企业四方视角的实战派危机公关专家,危机全生命周期管理理论创立和倡导者。企业家风险管理顾问,家族企业风险管理顶层设计专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