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王腾蛟

    北京大学 主任

    王腾蛟,国家教育部“长江学者”特岗学者。北京大学博雅特聘教授。中国软件行业协会数据与智能委员会主任。 主要从事大数据管理与智能分析等方面研究与开发工作。在数据库与人工智能领域的国际顶级学术会议和期刊发表论文几十篇。作为课题负责人3次承担国家重大专项课题,5次承担国家863计划课题。获得日本“大川科技助成奖”。 主持研制的大数据系统长期服务国家部委大数据辅助决策,以及中国运载火箭、移动通信、智能金融、智能医疗等重要应用领域。

      合作对接

    • 李方

      蓝海资本 高级合伙人

      李方在联想工作七年,经历了联想高速成长的过程和联想试图走多元化道路的曲折。做为联想集团技术战略企划部门主要负责人,主导了集团的技术发展战略规划、研发组织架构的设计与管理、技术职称体系的创立、知识产权体系的建立、重大对外合作的推动与组织、重大研发项目的组织与管理等等。作为这些工作的成果,许多体系与设计至今仍在联想集团沿用并发挥着作用。 借多年的丰富工作经验和经历、以及在国外所受的全面系统的教育,加之对中国的科研和人才现状的洞察,逐步发展形成了以西方的先进理念为基础,充分结合并适用于中国企业实际情况的企业管理经验,并在此基础上总结的企业管理经验。这些经验在随后的企业咨询工作中发挥了作用。

      合作对接

    • 明新国

      上海交通大学机械与动力工程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教授

      主要从事国际数据空间、数据驱动的价值创造、企业数智化转型、工业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工业大数据、智能制造系统、智能产品创新生态系统、服务型制造(智能产品服务生态系统)、绿色设计和供应链、精益企业与管理等领域研究,发表论文100余篇,出版专著5本,曾经担任Concurrent Engineering: Research and Applications、Business Process Management Journal等5份国际编委会委员。承接或参加多项国家和上海市资助的产品研发设计、智能制造、服务型制造、绿色制造、工业互联网、工业大数据等产学研合作项目。

      合作对接

    • 荆文君

      山西财经大学经济学院副教授,山西财经大学数字经济研究中心主任

      近年来,主持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子课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项目等国家级项目,参与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教育部人文社科重大项目等多项国家级项目。在《管理世界》、《经济管理》、《经济学动态》、《财贸经济》、《中国管理科学》、《经济学家》等权威期刊发表专业论文多篇。

      合作对接

    • 李亮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 教授,博士生导师

      曾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青年项目等多项研究课题。相关成果发表于Information Systems Journal、Journal of Information Technology、Information & Management、《管理世界》等国际和国内高水平学术期刊;曾担任Information Systems Journal和《研究与发展管理》关于中国数字化创新、数字化转型的特刊/专栏客座编辑。主持编著《管理案例研究:方法与应用》一书;是“青年学者案例研究特训营”和“CNAIS研究方法讲习班”的主要发起人之一。入选教育部学位中心2019年优秀案例教师,撰写的多篇教学案例被加拿大毅伟案例库(Ivey Publishing)收录,并多次入选

      合作对接

    • 孙元

      浙江工商大学 党委书记、副院长、教授

      主要研究:企业数字技术使用管理、企业社交媒体、企业移动商务、线上行为。主要讲授课程为IT与企业管理、管理研究方法、企业管理诊断、管理学等。 现已主持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重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青年)、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博士点基金、中国博士后基金(特别资助、面上资助)、浙江省自然科学杰出青年基金、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领军人才培育课题(重大)、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课题(重点、一般)、浙江省软科学研究计划项目(重点)、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浙江省教育规划项目等纵向课题;国际权威杂志《Information & Management》(SSCI/SCI检索)、《Information Systems Journal》(SSCI/SCI检索)、《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Electronic Commerce》(SSCI/SCI检索)

      合作对接

    • 余艳

      中国人民大学 副教授

      中国人民大学信息学院副教授,获香港城市大学信息系统方向博士、北京大学管理学硕士、经济学双学士。主要研究领域包括企业数字化转型与创新、知识管理、智能社会与治理,在国内外著名期刊和会议发表学术论文60余篇,包括Technovation, Journal of Business Research, Tourism Management, I&M,《管理科学学报》、《南开管理评论》等。获浙江省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钱伟长中文信息处理科学技术奖(一等)、数据空间大会优秀成果、省部级公共管理优秀成果奖(二等)、ICIS最佳论文提名奖。主持并完成多个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和省部级项目,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研究计划、香港大学研究基金项目。

      合作对接

    • 吴俊

      北京邮电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管理科学工程系教授,博士生导师

      社会服务方面,主动服务国家需求。发挥熟悉前沿信息技术和管理的专长,作为核心专家参与国家服务型制造特色智库——中国服务型制造联盟的建设,受聘工信部产业政策与法规司指导的中国服务型制造联盟案例研究与模式推广工作组组长、联盟专家委员会委员,10 余次参加工信部产业政策与法规司组织的全国服务型制造政策万里行与企业培训活动,担任 2017、2018 和 2021 年全国服务型制造示范企业(项目、平台、城市)遴选评审专家。作为工信部服务型制造专家组成员,独撰智能服务解读和全生命周期管理解读决策咨询,被工信部产业政策与法规司采纳并获得好评。2019年参著《中国服务型制造发展报告(2018-2019)》,独撰 12 家服务型制造示范企业案例。2017 年 2 月,撰写的《侧重示范应用,加强战略统筹》、《在应用创新中解决技术短板》、《抢建平台布局,主导产业生态》和《制订安全规范,消除风险隐患》,4 篇理论文章以物联网专版形式发表在人民日报 2017 年 2 月 23 日(星期四)第 23 版(整版),扩大了北邮社会影响力。

      合作对接

    • 皮埃罗·斯加鲁菲

      硅谷精神布道师,AI 先驱,作家,人工智能及认知科学专家

      著有《硅谷百年史——伟大的科技创新与创业历程》,该书被新华网评选为2014 年度中国影响力图书(财经类),2015 年获评亚马逊中国“人生必读100 本书”。该书详尽记述了自1900 年至2013 年在这片美国西海岸的土地上所发生的重大科技事件,生动刻画了在这里涌现出的一代代科学家、企业家和投资家。皮埃罗同时在心智论、文学艺术、音乐史等领域多有著述。 在硅谷创业者中拥有至高的知名度以及广泛的创业者和创业项目资源,与硅谷一些名闻天下的企业家、投资家、科学家相交甚笃,并将他们的成功经验和人脉带向世界。被誉为硅谷精神布道师,在欧、美、亚多个国家对硅谷精神进行传播,为欧洲、中国的城市、公司提供锻造第二个硅谷相关咨询。

        合作对接

      • 颜水成

        360集团副总裁、360人工智能研究院院长、360首席科学家,国家"千人计划"专家

        他的团队提出的“Network in Network”对深度学习产生了很大的推动力,同时他的团队开发的”Purine”是全球第一个开源的支持多机多GPU的深度学习系统。在人脸与人体分析领域,多项指标国际领先,据悉他的团队在人脸检测、关键点定位、行人检测的结果在FDDB、300-W,CaltechPedestrian上当前取得了最佳性能。

          合作对接

        • 陈录城

          海尔家电产业集团副总裁,海尔工业智能研究院执行院长,高级工程师,北京大学工商管理硕士,工业互联网产业联盟副理事长

          在供应链管理领域有超过20年的实践经验,创新建立了一流生态资源与用户零距离交互的共创共赢生态圈平台,通过产品模块化、工厂智能化、定制个性化,物流智慧化,满足了用户全流程的最佳体验。目前负责海尔集团智能制造战略的总体推进及互联工厂模式的探索与实践,实现制造模式由大规模制造向大规模定制转型并通过打造COSMO智能制造解决方案云平台,实现海尔互联工厂模式的社会化服务。曾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全国轻工业企业信息化科技人才奖,轻工系统专业技术拔尖人才称号,山东省科技进步一等奖、山东省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称号及青岛市优秀企业家等众多荣誉。

            合作对接

          • 史蒂夫•沃兹尼亚克

            苹果公司联合创始人,Fusion-io首席科学家

            1981年,沃兹尼亚克回到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攻读电气工程/计算机科学,并完成了他的学位。因为他在苹果公司的成就,沃兹尼亚克于1985年被授予美国总统颁发的国家技术奖章。这是美国对领先创新者的最高荣誉。 在2000年,他被正式列入美国发明家名人堂,并被授予著名的亨氏科技奖以表彰他独自设计了第一台个人电脑,以及之后他对数学,电子产品和教育事业的热情。 多年来,沃兹尼亚克一直参与各种商业和慈善事业,主要集中在学校的计算机发展,并强调学生的动手学习能力和创造力。他的大量时间和资源都投入教育事业中,他通过洛斯加托斯学区,为学生和教师捐赠最先进的技术设备。他还创立了电子前沿基金会,赞助的项目包括科技博物馆硅谷芭蕾舞团和圣何塞儿童探索博物馆。 目前沃兹尼亚克担任Fusion-io的首席科学家,并出版了纽约时报最畅销自传书《沃兹传》。2011年,他在喜剧生活大爆炸中出演自己本人。

              合作对接

            • 李志男

              北京市科学技术情报研究所 预测评估部主任,全国科技振兴城市经济研究会常务理事

              1.完成基于区块链技术的科技成果评估、数据资产确权与价值挖掘,发明专利8项; 2.2022年5月《数字经济大变局》中国出版集团; 3.中华美学基因图库项目策划方案,2018年9月-2019年4月,主持人。 4.主持完成《中丹创新中心产业规划》; 5.《怀柔科学城规划》,执笔人之一; 6.《顺义区“十四五”产业转型提质与高质量发展规划》,执行负责人; 7.北京市领导批示4个《关于我市大学科技园创新发展的调研报告》、《学习“曼哈顿”计划和“两弹一星”工程组织模式提升北京重大科技专项工作水平》、《借鉴日本经验做法 提升申报人市科技人才国际化水平》、《借鉴HHMI人才管理经验推动怀柔科学城打造国际一流的基础科学人才高地》。

              合作对接

            • 朱西产

              同济大学汽车学院 教授

              2005年11月进入同济大学汽车学院任教授,汽车安全技术研究所所长。担任中国汽车工程学会安全技术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i-VISTA专家委员会副主任委员、秘书长,全国产品缺陷与安全管理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全国机动车运营安全技术检测设备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副主任委员。长期从事汽车安全技术研究工作,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次、汽车工业科技进步一等奖1次、二等奖2次。

              合作对接

            • Enrico Russo

              意大利航天局马泰拉“ASI空间中心” 博士、负责人、IEEE Fellow

              本报告致力于概述该计划的初始阶段,并将侧重于空间部门国家战略框架内的发展计划。将介绍系统架构的主要特征、创新能力和支持的服务。 他毕业于那不勒斯大学,在那里他获得了1983年获得电子工程专业“享有最高荣誉(summa cum laude)”学位。他在代尔夫特理工大学(Delft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获得工商管理硕士(MBA)和空间系统工程国际硕士(MSE)学位。 1983-1986年,他第一次在高科技企业(Italtel,Selenia)工作,当时他参与了通信网络性能评估以及指挥和控制系统数字单元的设计和开发。1986年,他加入了罗马的“Ugo Bordoni”基金会,其是意大利信息和通信技术最重要的研究中心之一。1989年,他被任命为无线电通信部门的高级研究员,负责地面的固定和移动通信以及卫星通信系统。同时,他也是IEEE的Fellow,是60余篇科学技术论文的作者或合著者。

              合作对接

            • 刘立祥

              中国科学院软件研究所教授、博士生导师 教授

              主要研究方向:天基集成信息系统智能组网、大规模网络集成系统地面验证、复杂信息系统体系结构。先后主持中国科学院863、973、自然科学基金等项目40余项,取得多项研究成果,获得863项先进个人、先进项目团队、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等。在重要学术期刊和会议上发表论文70余篇,获得专利10余项,出版空间与地球网络融合专著1部。开发了一套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卫星网络协议栈”、“卫星网络测试平台”和“卫星互联网架构分析平台”,已应用于“星云”项目、“虹云”项目、国家“空间地球一体化网络”和国家“卫星网络”项目。

              合作对接

            • 梁应敞

              欧洲科学院外籍院士、电子科技大学教授、IEEE FeLLow 院士、教授

              梁应敞博士自2014年起被汤森路透(Thomson Reuters)(现为科睿唯安分析/Clarivate Analytics)认可为高度被引研究员。他于2007年获得新加坡工程师学会的著名工程成就奖,2011年获得IEEE标准协会的杰出贡献奖,2018年获得IEEE通信学会认知网络技术委员会的认可奖。同时也是众多论文奖的获得者,包括2021年IEEE通信协会莱斯论文奖,2014年IEEE车辆技术协会杰克·纽鲍尔纪念奖,2012年IEEE通信协会APB杰出论文奖。 梁应敞教授是IEEE期刊《通信选定领域:认知无线电系列》的创始主编,也是IEEE汇刊《认知通信与网络》的主要创始人和现任主编。他还担任中国通信的副总编辑。梁应敞教授同时是IEEE汇刊《无线通信》、《通讯精选领域》、《信号处理》、《车辆技术》和《网络信号与信息处理》的客座编辑或副编辑;也是《随机矩阵世界科学杂志:理论与应用》的副主编。梁应敞教授还是IEEE通信学会和IEEE车辆技术学会的杰出讲师。他是IEEE通信学会认知网络技术委员会主席,并担任TPC主席和IEEE Globecom’17的执行联合主席。

              合作对接

            • Lajos Hanzo

              英国皇家工程院院士、匈牙利科学院的外籍院士、IEEE/IET/EURASIP Fellow 教授

              出版了19本著作,并在IEEE Xplore发表了1900多项研究成果。有关他正在进行的研究和相关出版物的进一步信息,请参阅IEEE Xplore。

              合作对接

            • 邓中亮

              ,国际欧亚科学院院士、北京邮电大学教授 教授

              邓中亮,北京邮电大学教授,2015年、2017年、2019年中国工程院院士候选人,国际欧亚科学院院士。20多年来致力于无线定位理论、技术研究与工程实践,破解了长期困扰国际的高精度、广覆盖、室内外无缝隙、低成本定位基础性难题,开拓了广域无线网络高精度定位新方向,为使我国无线定位研究与应用走向世界领先地位做出了重要贡献,在重大生产安全保障、远海域重大工程建设等核心领域发挥了巨大作用,引领位置服务规模化应用。以第一完成人获国家技术发明奖和国家科技进步奖共3项,省部级与社会奖一等奖多项,被评为2014年全国十大科技创新人物,2016年获光华工程科技奖,2020年获全国创先争优奖。发表核心论文超200篇,获授权发明专利超百项。

              合作对接

            • 张正友

              腾讯首席科学家 腾讯首席科学家、腾讯AI Lab及腾讯Robotics X实验室主任、ACM/IEEE F

              他在国际顶尖会议和杂志上发表论文250余篇,论文引用次数50500多次,近200项专利。2013年,他因为“张氏标定法”获得 IEEE Helmholtz 时间考验奖。

              合作对接

            http://www.jnexpert.com/questionnaire?qnr=32
            https://www.jnexpert.com/active/detail?id=291
            https://www.jnexpert.com/active/detail?id=305
            https://www.uipath.com.cn/events/agentic-automation-summit-2025-beijing?utm_source=jnexpert&utm_medium=paid_web_referral&utm_campaign=expansion&utm_team=fmk&utm_team_geo=apj